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空气净化原理及实用技术:污染实例与分析

室内空气净化原理及实用技术:污染实例与分析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30~图1.2.3233)显示的是通过对不同建筑外墙面的实地调查,对受到污损的墙面形态和污迹形状进行分类的示例。通过分析以上污迹形状及其发生位置关系,可以得到以下污迹形成的基本原则:图1.2.30 污迹产生位置的分类图1.2.31 污迹产生位置的实例图1.2.32 污染形状的分类发生位置A:由于空气中颗粒物的吸附、雨水的冲刷以及材料的老化损坏等原因,经过较长时间的作用后可以形成均匀(Ⅰ)或者斑点状(Ⅳ)的污迹。图1.2.35 污物产生的位置A、D

室内空气净化原理及实用技术:污染实例与分析

建筑物的墙面形态和墙面上形成的污迹形状间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建筑物墙面形态可以改变雨水的流向和冲刷方向发生变化,因此使得建材表面的老化受损程度也不相同。如果能够系统化掌握以上规律,那么就可以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对其未来可能发生污损的大致情况进行预测。

图1.2.30~图1.2.3233)显示的是通过对不同建筑外墙面的实地调查,对受到污损的墙面形态和污迹形状进行分类的示例。图1.2.30所示是根据污迹形成位置对普通垂直墙面进行的分类。图1.2.31所示为实际墙面污迹位置的示意图;图1.2.32所示为污迹形状的分类示意图。通过分析以上污迹形状及其发生位置关系,可以得到以下污迹形成的基本原则:

978-7-111-54643-6-Part01-142.jpg

图1.2.30 污迹产生位置的分类(建筑外墙)

978-7-111-54643-6-Part01-143.jpg

图1.2.31 污迹产生位置的实例(建筑外墙)

978-7-111-54643-6-Part01-144.jpg

图1.2.32 污染形状的分类

发生位置A:由于空气中颗粒物的吸附、雨水的冲刷以及材料的老化损坏等原因,经过较长时间的作用后可以形成均匀(Ⅰ)或者斑点状(Ⅳ)的污迹。通常,分布均匀的污迹几乎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发生位置B:堆积在水平面上的污物受到雨水冲击而溅起并附着在墙面上,并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后,在墙面形成矩形污迹(Ⅲ)。

发生位置C:由于受到房檐等突出结构的影响,在雨水冲刷不到的地方,污物很难被清除,如果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便会形成矩形(Ⅲ)污迹(见图1.2.33)。

发生位置D:水平面上堆积的污物会被雨水冲刷而下,进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口水状(Ⅱ)污迹(见图1.2.34)。这种污迹非常显眼,是最令人讨厌的污迹。(www.xing528.com)

978-7-111-54643-6-Part01-145.jpg

图1.2.33 污物发生位置C

978-7-111-54643-6-Part01-146.jpg

图1.2.34 污物发生位置D

发生位置E:吸附在突出结构上污物会在雨水的冲刷下,短时间内形成楔子状(Ⅴ)污迹。

发生位置F:堆积在角落的灰尘颗粒会形成矩形(Ⅲ)污迹。

其他:倾斜墙面直接受到雨水的冲刷作用,所以比较容易形成污迹(见图1.2.35)。换气扇下方的墙面和排气口附近的墙面等位置,特别容易出现污迹。

以上总结的都是典型示例。通常情况下,墙面污迹的情况都可以用此类关系大致进行推测。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预料到的污迹,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墙面污迹的推测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978-7-111-54643-6-Part01-147.jpg

图1.2.35 污物产生的位置A、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