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TM信令协议体系结构研究

ATM信令协议体系结构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5.1ATM信令协议的体系结构ATM信令协议采用OSI的分层结构。更明确地说,UNI信令是由一些协议以及一些能在ATM终端系统和交换机之间的UNI接口上进行交换的消息构成的。图7.26ATM宽带网络信令协议结构2.NNI信令协议结构在NNI上,可以用已有的No.7信令或利用ATM网络传输信令消息,如图7.27和所示。对于基于ATM的信令传输,OAM协议管理两交换机之间的SVC,因而在NNI上不再需要元信令。

ATM信令协议体系结构研究

7.5.1 ATM信令协议的体系结构

ATM信令协议采用OSI的分层结构。图7.27示出了用户网络接口(UNI)和网络节点接口(NNI)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宽带信令协议结构。

1.UNI信令协议

UNI信令是一个ATM终端系统向其他一个或多个终端系统传递SVC建立请求的方法。更明确地说,UNI信令是由一些协议以及一些能在ATM终端系统和交换机之间的UNI接口上进行交换的消息构成的。UNI信令消息不承载任何数据,而是承载有关连接的特定的信息要素,如ATM目的地址、业务流描述符以及QoS参数等。

ITU-T定义U NI信令能够支持建立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SVC。点到点的SVC可以是双向的,而点到多点的SVC是单向的,只能从发送者流向所有的接收者。点到点的用户侧的信令端点根据用户网络结构可以是普通单个终端,也可以是智能单个终端,不需要信令管理,如图7.27(a)所示。在点到多点的信令访问结构中,几个信令端点在用户侧,需要有元信令来管理其他信令的关系,如图7.26(b)所示。

img275

图7.26 ATM宽带网络信令协议结构

2.NNI信令协议结构

在NNI上,可以用已有的No.7信令或利用ATM网络传输信令消息,如图7.27(c)和(d)所示。对于基于ATM的信令传输,OAM协议管理两交换机之间的SVC,因而在NNI上不再需要元信令。(www.xing528.com)

3.各层的基本功能

各层的基本功能如下:

(1)物理层(PL):主要提供信元的传送,如实现速率耦合、信头差错控制、信元定界、扰码以及提供比特适配物理载体的功能,详见I.432建议。

(2)ATM层:对ATM信令实现信令虚信道的连接(VCC)和释放,以采用固定长度来传递各种信令信息。在UNI的用户接入信令中,除完成上述功能外,对点到多点的虚拟信令信道连接还必须包括元信令,以实现SVC的分配、检测和释放等管理功能,详见ITU Q.2120建议。

(3)信令ATM适配层SA AL:为了支持B-ISDN信令业务,必须在ATM层的基础上附加信令的ATM适配层,构成OSI层次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功能。SA AL是将高层各种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作为SA AL的业务数据单元(SDU),并将其分割成固定长度为48字节的信息块,作为ATM层的SDU,装入信元的信息字段,并完成逆过程。

(4)Q.2931用户应用层:在UNI的高层是用户呼叫的建立和释放以及用户补充业务等程序,详见Q.2931和Q.2951等建议。

(5)B-ISUP(Q.2761~Q.2764建议):规定了局间宽带ISDN业务呼叫的建立与释放以及用户补充业务的信令程序。它可以应用于国际和国内的B-ISDN网络,在转接节点,B-ISUP可以支持N-ISUP提供的业务。若国内B-ISUP中有国际B-ISUP未规定的业务,可以引入新的编码以满足国内特定业务的要求。ITU-T有关用户补充业务由Q.2730规定,B-ISUP和N-ISUP的配合由建议Q.2660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