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哲学:核心层的私密本性

科学哲学:核心层的私密本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以科学争论为线索使柯林斯发现,由于核心层构成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科学家要想在争论中不被排斥出核心层,甚至能获得主动权并最终赢得胜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联盟。这些措施,确保了戴维斯在核心层中的地位。对科学来说,核心层的作用就好像“漏斗”。

科学哲学:核心层的私密本性

2.2.3 核心层的私密本性

在明确了核心层的概念、构成等问题的基础上,接下来,柯林斯关心的是核心层的本性问题。同样,以科学争论为线索使柯林斯发现,由于核心层构成的不确定性,因此,如果科学家要想在争论中不被排斥出核心层,甚至能获得主动权并最终赢得胜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联盟。具体说来,柯林斯又将核心层的联盟分为两个层次——核心层的内部联盟、核心层与外层的联盟。[29]其中,所谓核心层的内部联盟主要指的是,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盟;核心层与外层的联盟主要指的是,科学家与资金支持者的联盟。在柯林斯看来,内部联盟可以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使科学家的工作合法化。与外层的联盟,可以使科学家获得资金支持,使他们继续实现他们的理想。要想确保科学家在核心层中的地位,这两种联盟缺一不可。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柯林斯还以其对探测中微子实验的调查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最早进行探测中微子实验的是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戴维斯(Ray Davis)。1955年,戴维斯用他建造的一台小型中微子探测器探测中微子,但实验却一无所获。另外,戴维斯的整个实验估计要花费大约60万美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并且,戴维斯的实验装置用途很单一,只能探测一种物质。加上戴维斯本人又是一名化学家,不难想象,如果不能及时地探测到中微子的话,那么,戴维斯在核心层中的地位将会变得岌岌可危。(www.xing528.com)

此时,戴维斯想到的办法就是与美国加州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天文物理学家福勒(William Fowler)领导的凯洛格放射实验室(Kellogg Radiation Laboratory)结盟。联盟的结果不但使戴维斯得到了以福勒为代表的物理学家的支持。并且,在福勒的帮助下还使戴维斯的实验进一步获得了资金支持。福勒应他的老朋友、也是戴维斯所在部门领导达德森(Richard Dodson)的要求,给原子能委员会写了一封信。信中,福勒措辞严厉地敦促原子能委员会向戴维斯的实验拨款。这些措施,确保了戴维斯在核心层中的地位。通过这个案例,柯林斯认为,为了获得主要机构的资金支持,科学家必须运用包括政治游说在内的各种说服手段。[30]

对核心层中科学家的结盟问题的理解,使柯林斯意识到,通常当一场科学争论结束之后,往往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获胜者会认为“事实本该如此”,然后向社会公众展示他所获得的实验证据是如何支持了他的结论。而失败者则很快被社会遗忘,甚至,没人会关心他们曾经为科学的产生做过什么样的贡献。但是,通过对核心层的调查柯林斯意识到,核心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真理的发源地。在核心层中充满了矛盾与斗争,甚至谎言与欺骗。对科学来说,核心层的作用就好像“漏斗”。核心层净化了所有科学争论中所涉及的“非科学”因素,将这些社会因素“隐形”。最终从漏斗中流出的、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完全是科学最美好的一面——科学就是真理。这就是核心层的私密本性。用柯林斯的话来说:“核心层为社会偶然性提供了方法论的优先权。”[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