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马斯洛心理学理论:挑战自我定律与心理层次

揭示马斯洛心理学理论:挑战自我定律与心理层次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挑战自我定律在电视里我们常看到国外汽车拉力赛的场面。对此,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揭示了这种特殊活动背后的心理原因。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为了追求那种刺激性,人们选择了许多向自己挑战,表面上看似乎与自己过不去,其实不然。所以,敢于向自己挑战,是不甘于现状的一种表现,是要发掘和贡献出新的东西。

揭示马斯洛心理学理论:挑战自我定律与心理层次

挑战自我定律

电视里我们常看到国外汽车拉力赛的场面。几乎在每场比赛的过程中。都有“人仰车翻”的镜头,也都有车手死伤的情况发生,但是车赛却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还有,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举世皆知,那更是对死亡的直接挑战,也正因此,具有最强的刺激性。

这样的人是敢于向自我挑战的人,也是最具有拼力的人。但有很多人对那些强刺激而又十分危险的运动,不以为然,常常发出感叹:何必这样玩命呢?值得吗?对此,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揭示了这种特殊活动背后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正常的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它才会停止吵闹。”“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些话的确揭示了人类深层的本性。

其实,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黑格尔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小孩用石片在水面上扔出了一连串的水圈,他从一串串的水圈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满足和高兴。(www.xing528.com)

有人曾经问过不少钓鱼爱好者:钓鱼中什么时候最高兴、最快乐?他们一致回答:在鱼上了钩把鱼提上水面的时候。按我们的想象,大概钓鱼是为了吃鱼。为什么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不是在吃鱼的时候,而是在把鱼钓上来的时候呢?这恐怕是因为把鱼钓上来,让钓鱼人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才能。从而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吃鱼的目的倒在其次,因为想吃鱼也可以到市场上去买呀!

其实,人们的本性就是注定要向前发展。如果停滞不前,人会无法忍受。有的人生活表面似乎平静,没什么变化,其实只是他的变化我们看不出来罢了,或者他的变化比一般人要小,但人的本性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世界上许多喜欢冒险的人,就是因为对平常的生活感到太习惯了,没有新奇感,没有刺激感,使他们无法振作起来。就是为了追求那种刺激性,人们选择了许多向自己挑战,表面上看似乎与自己过不去,其实不然。

比如,像比尔·盖茨等大富豪,挣的钱已经够他花几辈子的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杀呢?说到底,他们无非就是要在自己的活动中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这种心理追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支配着许多人的行为,甚至赋予他们激情和韧性人格精神。

所以,敢于向自己挑战,是不甘于现状的一种表现,是要发掘和贡献出新的东西。一位哲人说:“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不仅要看其提供了多少东西,而且还要看他提供了多少新东西。”提供新东西,有所作为,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

奥林匹克体育运动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就是要提供新的东西。体育比赛为什么吸引人,关键在于它永远向极限挑战,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