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西效应:心理学诡计揭示工作动机

德西效应:心理学诡计揭示工作动机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西效应——工作的成败由动机决定快乐地工作才是工作的真正意义,才能出成绩。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德西通过心理实验发现的,所以人们又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我们以薪酬作为工作的坐标,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寓言中的老人,就像我们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就像我们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奖励。如果我们把“美分”当做工作唯一的目标,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丧失工作的热情。

德西效应:心理学诡计揭示工作动机

德西效应——工作的成败由动机决定

快乐地工作才是工作的真正意义,才能出成绩。反之,如果把报酬当做工作的动力,那么人只是在为报酬效劳而已,将越做越没耐心,自然不会有多大的提升。

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震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么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来玩了!(www.xing528.com)

诡计点拨

这则寓言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弱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德西通过心理实验发现的,所以人们又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薪酬是我们工作的直接动力,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目标就是加薪升职,这也在短期内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然而,激情毕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渐渐失去了工作的快乐,变成机械地应付工作。此时,工作就成了我们的负担。我们以薪酬作为工作的坐标,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我们控制不了薪酬,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期望,让我们失去动力,牢骚满腹。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只好降低期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工作努力的程度。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没有用驱赶的办法来阻止孩子的嬉闹,因为那样会让孩子更加敌对。他聪明地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孩子们在得到钱之后,转变了他们玩耍的动机,将玩耍当成了工作,最后因报酬得不到满足而放弃了玩耍,也失去了玩耍的快乐。老人以钱作为手段,达到了驱赶孩子们的目的。

寓言中的老人,就像我们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就像我们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奖励。如果我们把“美分”当做工作唯一的目标,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丧失工作的热情。金钱不是万能的,在兴趣面前,它的影响力微不足道。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合乎自身兴趣的工作,但是干一行爱一行,只要保持快乐的心情,工作总是充满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