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衡理论揭示共性-《每天读一点恋爱心理学》

平衡理论揭示共性-《每天读一点恋爱心理学》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平衡理论上,恋爱初期的两个人最容易发掘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关心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成就爱情的基础,也是加速爱情的催化剂。相似性产生好感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心理学中的认知平衡理论,我们用下图来做说明。平衡理论中规定了3个符号相乘的结果必须为正。同时在平衡理论中,意见或兴趣显示对立的时候,将倾向于对对方产生反感。好感的平衡理论,源于认知平衡理论,是关于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

平衡理论揭示共性-《每天读一点恋爱心理学》

平衡理论上,恋爱初期的两个人最容易发掘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关心的话题。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成就爱情的基础,也是加速爱情的催化剂。

相似性产生好感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心理学中的认知平衡理论,我们用下图来做说明。图中P是自己,O是对方,X是两人之间的话题。中间的连接线朝箭头所指的方向抱有一定感情。感情分正、负或未确定三种。

假设一位女士参加了一次联谊活动,和同时参加活动的一位男士谈论音乐的时候,得知他非常喜欢黑人音乐,恰巧女士自己也很喜欢黑人音乐,所以两个人的谈话过程非常愉快。右边的图1中,我们以这位女士的心理为基础来思考平衡理论上的箭头指向。女士(P)对事物(X=黑人音乐)是有好感的,所以记号为正。而男士(O)对事物(X)也有好感,所以也是正符号。那女士(P)对男士(O)的感情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平衡理论中规定了3个符号相乘的结果必须为正。在第一种情况两个人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也就是P→X和O→X都为正的时候,要使3个符号相乘得正,那P→O必须等于正。因此,可以判定男士对女士持有好感。同时在平衡理论中,意见或兴趣显示对立的时候,将倾向于对对方产生反感。现在假设在联谊中认识的男士讨厌黑人音乐,请看右边图2,P→X为正,O→X为负,要使3方相乘结果为正的话,P→O的符号只能为负,也就是不会产生好感。因此,对于这种话题,最好尽量避免。

好感的平衡理论,源于认知平衡理论,是关于人际关系和态度变化的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社会、事件、他人、文化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关系是通过某些事情形成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见下图:

认知平衡理论公式

爱好相同会加分(www.xing528.com)

①平衡状态

②不平衡状态

平衡理论中,3个符号相乘的结果必须为正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P→X=(+),O→X=(+)的话,P→O为(+),表示持有好感。当然相反负负也能得正。另外P→X=(+),O→X=(-),那P→O只能为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