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含糊学问探讨:放弃有效选择

含糊学问探讨:放弃有效选择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来说去,显得含含糊糊,其实相当清楚。任何时刻都要“站在不含含糊糊的立场来含含糊糊”,而不是随时随地都随意含含糊糊。其次,应该明白含含糊糊的运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赶快去追究真相,务必弄清楚,才能罢手”。再次,应该把握含含糊糊的真实诚意,那就是“为了更大的和谐,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含糊学问探讨:放弃有效选择

含糊的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这样的对话:

甲:“近来如何?”

乙:“马马虎虎。”

就第三者而言,这甲、乙两个人一问一答,无不含含糊糊。然而,站在他们俩人的立场,有问有答,每人都获得了信息。

再比如,甲对乙说:“这件事,我并不放在心里。不过我十分怀疑,怎么有人会这么清楚,显然是我们自己人捣的鬼。可是我们这些人自始至终都聚集在一起,根本没有捣鬼的机会,可见并没有内贼。但是,愈想愈不对劲,到底是什么人搞的鬼?”说来说去,显得含含糊糊,其实相当清楚。

有些事情过于透明化,并不是不好,而是绝对化的结果,势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www.xing528.com)

社交场合上的对话,经常出现“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以便配合必要时“我是说得不少,但是我真的没有说什么”的推托之词。对中国人而言,学习说得含含糊糊,好像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那么,怎样才算得上通达处事的“含含糊糊”呢?

首先,应该确立含含糊糊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不应该含含糊糊的时候,绝对不能含含糊糊”。任何时刻都要“站在不含含糊糊的立场来含含糊糊”,而不是随时随地都随意含含糊糊。

其次,应该明白含含糊糊的运用技巧,那就是“先含含糊糊地抵挡一番,赶快去追究真相,务必弄清楚,才能罢手”。抵挡一番,暂时保住自己的面子。不赶快去弄清真相,终究会没有面子。

再次,应该把握含含糊糊的真实诚意,那就是“为了更大的和谐,把伤害减轻到最低限度”。

在某些场合,把事实说清楚,可能助长某些人的扭曲力量,清楚地陈述容易为有心人所利用,不如含含糊糊来得妥当。懂得通达之道的人从不会固执地把事情说的一清二楚,他们喜欢含含糊糊,否则,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