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IBM商业价值报告:认知计算与AI的历史

IBM商业价值报告:认知计算与AI的历史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计算的历史与认知的崛起为了理解认知计算的未来,必须把它放到历史的语境中。图1.1 计算的历史与认知的崛起制表时代计算机起源于一种单一计数用途的机械系统,这种系统用打孔卡来输入和存储数据,最终决定这个机器要做的事情 。在战争之后,数码“计算机”经历了快速演进,逐渐进入商业和政府。

IBM商业价值报告:认知计算与AI的历史

1 计算的历史与认知的崛起


为了理解认知计算的未来,必须把它放到历史的语境中。到今天为止,我们经历过两个不同的计算时代——制表时代和编程时代。IBM在这两个时代中都扮演了中心角色。我们相信在计算演化史中,认知计算是第三个,也是最具有转折意义的时代。




图1.1 计算的历史与认知的崛起

制表时代(1900—1940年代)


计算机起源于一种单一计数用途的机械系统,这种系统用打孔卡来输入和存储数据,最终决定这个机器要做的事情 (虽然是以一种非常原始的方式)。这些制表机本质上是一种计算器,支持了商业社会规模的扩大,帮助我们组织、理解以及管理从人口增长到全球经济进步等各种事情。


编程时代(1950—现在)


二战的时候,随着军事科学的需要,从机械制表机到电子系统的演变开始了。在战争之后,数码“计算机”经历了快速演进,逐渐进入商业和政府。它们可以根据软件中的程序来进行“如果/就”的操作以及循环。从最开始的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微处理器,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迅速提升,这一发展过程验证了“摩尔定律”,在60年间,处理器的容量和速度每18个月就提升一倍。所有我们知道的计算设备,从大型主机到个人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是可编程的计算机。


认知时代(2011— )


(www.xing528.com)

早在1960年,J.C.R. Licklider就在他的论文《人机共生》中提出了超越可编程系统的潜在可能性。现代计算的很大部分都是基于Licklider的研究以及他的深刻见解:


“人机共生是在人类电子计算机之间发生的共生关系,是人机关系间可以预见的发展。这种关系包含人类与电子伙伴强耦合关系。主要目的是:


1.像为解决规划难题提供便利一样,也让计算机为规划思维提供便利。


2.在不依赖于不灵活的预定义程序的情况下,让人与计算机能够协作决策,控制复杂情况。


初步分析表明,与人类单独进行智能操作相比,人机共同操作的效果更显著。”1


——J.C.R. Licklider,《人机共生》,1960年3月


Licklider知道,认知计算将是程序化计算必要的自然演化,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个目标如何实现。50年后,大规模并行计算以及浩如烟海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积累,为认知计算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