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医学影像解剖图谱:喉的位置与结构详解

医学影像解剖图谱:喉的位置与结构详解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喉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达环状软骨下缘,成年人的喉在第3~6颈椎。

医学影像解剖图谱:喉的位置与结构详解

喉(larynx)

1.喉主要由软骨和喉肌构成,它既是呼吸的管道,又是发音的器官

2.喉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达环状软骨下缘,成年人的喉在第3~6颈椎

3.喉借喉口通喉咽部的后部,以环气管韧带连接气管。

4.喉的前方是皮肤、颈筋膜、舌骨下肌群,后为咽,两侧是颈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5.喉的支架是喉软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等构成。

检索关键词

喉、甲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

1.甲状软骨构成喉的前壁和侧壁,由前缘互相愈着的左右两个四边形软骨板组成,愈着处称前角。

2.前角上端向前突出,在成年男子尤为明显,称喉结

3.喉结上方呈“V”形的切迹,称上切迹。

4.左、右板的后缘游离并向上、下发出突起,称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借韧带与舌骨大角连接;下角较短,与环状软骨相关节。

见图3-6。

检索关键词

甲状软骨、喉结、上切迹。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

1.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是喉软骨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

2.环状软骨由前部低窄的环状软骨弓和后部高阔的环状软骨板构成。

3.板的上缘两侧各有一与杓状软骨形成环杓关节的关节面。

4.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

5.弓与板交界处有甲关节面与甲状软骨构成环甲关节。

6.环状软骨对支撑呼吸道,保持其畅通有重要作用,损伤后能产生喉狭窄。

见图3-7、图3-8、图3-9。

检索关键词

环状软骨、环状软骨弓、环状软骨板。

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

1.会厌软骨位于舌根和舌骨体后上方。

2.会厌软骨上宽下窄呈叶状,下端借甲状会厌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上部。

3.会厌软骨被覆黏膜称会厌,是喉口的活瓣,吞咽时喉随咽上提并向前移,会厌封闭喉口,阻止食团入喉而引导食团进咽。

见图3-10、图3-11。

检索关键词

会厌软骨、甲状会厌韧带。

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

1.杓状软骨成对,坐落于环状软骨板上缘两侧。

2.杓状软骨分为一尖、一底、两突和三个面。

3.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构成环杓关节。

4.由底向前伸出的突起称声带突,有声韧带附着。

5.向外侧伸出的突起称肌突,大部分喉肌附着于此。

见图3-8、图3-15。

检索关键词

杓状软骨、声带突、肌突。

甲状舌骨膜(thyrohyoid membrane)

1.甲状舌骨膜是位于舌骨与甲状软骨上缘之间的结缔组织膜。

2.甲状舌骨膜中部增厚称甲状舌骨正中韧带。

3.甲状舌骨外侧韧带连接甲状软骨上角和舌骨大角,其内常含麦粒软骨。

见图3-7、图3-9、图3-10。

检索关键词

甲状舌骨膜、甲状舌骨正中韧带、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环甲关节(cricothyroid joint)

1.环甲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甲关节面和甲状软骨下脚构成,属于联动关节。

2.在环甲肌牵引下,甲状软骨在冠状轴上做前倾。

3.前倾运动使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距加大、声带紧张;复位时,两者间距缩小、声带松弛。

见图3-7、图3-9。

检索关键词

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

1.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板的杓关节面和杓状软骨底的关节面构成。

2.杓状软骨可沿该关节垂直轴做向内、外侧旋转。

3.杓状软骨旋内使声带突互相靠近,缩小声门;旋外则开大声门。

4.环杓关节还可做向前、向后、向内、向外侧等方向上的滑动。

见图3-8。

检索关键词

环杓关节。

方形膜(quadrangular membrane)

1.方形膜起始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会厌软骨两侧缘,向后附着于杓状软骨前内侧缘。

2.方形膜下缘游离称前庭韧带,构成前庭襞的支架。

检索关键词

方形膜、前庭韧带。

弹性圆锥(conus elasticus)

1.弹性圆锥又称环声膜,是圆锥形的弹性纤维膜。

2.弹性圆锥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呈扇形向后、向下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和环状软骨上缘。

3.弹性圆锥上缘游离增厚,紧张于甲状软骨至声带突之间,称声韧带,较前庭韧带厚而短。

4.声韧带连同声带肌及覆盖于其表面的喉黏膜一起,称为声带。

5.弹性圆锥中部弹性纤维增厚称环甲正中韧带。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为连接环状软骨下缘和第1气管软骨环的结缔组织膜。

见图3-16。

检索关键词

弹性圆锥、环声膜、声韧带、声带、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喉肌(laryngeal muscle)(www.xing528.com)

1.喉肌系横纹肌,是发音的动力器官。

2.喉肌具有紧张或松弛声带、缩小或开大声门裂以及缩小喉口的作用。

3.喉肌按其部位分内、外两群,依其功能分声门开大肌和声门括约肌。

见图3-16、图3-17。

检索关键词

喉肌。

环甲肌(cricothyroid muscle)

1.环甲肌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面,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甲状软骨下角和下缘。

2.环甲肌收缩将增加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间距,紧张并拉长声带。

见图3-7。

检索关键词

环甲肌。

环杓后肌(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muscle)

1.环杓后肌成对,起自环状软骨板后面,斜向外上方,止于同侧杓状软骨的肌突。

2.环杓后肌收缩能使环杓关节在垂直轴上旋转,拉肌突转向后内下,使声带突转向外上,声门裂开大,声带紧张。

见图3-17。

检索关键词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lateral cricoarytenoid muscle)

1.环杓侧肌起自环状软骨弓上缘和弹性圆锥的外面,自甲状软骨板的内侧斜行向后上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

2.环杓侧肌收缩牵引肌突向前下方运动,使声带突向内侧转,从而使声门裂变窄。

见图3-17。

检索关键词

环杓侧肌。

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

1.甲杓肌起自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向后止于杓状软骨外侧面。

2.甲杓肌位于前庭韧带外侧的上部肌束收缩能缩短前庭襞。

3.甲杓肌下部肌束位于声襞内,声韧带的外侧,称声带肌,其收缩使声襞变短而松弛。

见图3-17。

检索关键词

甲杓肌、声带肌。

杓肌(arytenoid)

1.杓肌位于喉的后壁,包括杓横肌、杓斜肌和杓会厌肌。

2.杓横肌两端连于两侧杓状软骨肌突及其外侧缘,该肌收缩使声带略紧张,缩小喉口及喉前庭。

3.杓斜肌位于杓横肌的后面,起自杓状软骨,止于对侧杓状软骨尖,其作用是缩小喉口,与杓横肌共同收缩则关闭喉口。

4.杓会厌肌起自杓状软骨尖,止于会厌软骨及甲状会厌韧带,收缩时拉会厌向后下,关闭喉口。

见图3-17。

检索关键词

杓肌、杓横肌、杓斜肌、杓会厌肌。

喉腔(laryngeal cavity)

1.喉腔是由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喉黏膜等围成的管腔。

2.喉腔上起自喉口,与咽腔相通;下连气管,与肺相通。

3.喉腔侧壁有上、下两对黏膜皱襞,上方的称前庭襞,下方的称声襞,借此二襞将喉腔分为前庭襞上方的喉前庭,声襞下方的声门下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喉中间腔。

见图3-12、图3-13、图3-14、图3-15。

检索关键词

喉腔、前庭襞、声襞、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喉口(aditus laryngis)

1.喉口是喉腔的上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状间切迹围成。

2.喉口连接杓状软骨尖与会厌软骨侧缘的黏膜皱襞称杓状会厌襞。

见图3-12。

检索关键词

喉口。

前庭襞(vestibular fold)

1.前庭襞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上方的前内侧缘,是呈矢状位粉红色的黏膜皱襞。

2.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较声门裂宽。

3.声襞张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它较前庭襞更突向喉腔。

见图3-12、图3-13、图3-14、图3-15。

检索关键词

前庭襞、前庭裂、声门裂、声襞。

喉前庭(laryngeal vestibule)

喉前庭位于喉口与前庭襞之间,呈上宽下窄漏斗状,前壁中下份有会厌软骨茎附着,附着处的上方呈结节状隆起处称会厌结节。

见图3-12、图3-13、图3-14、图3-15。

检索关键词

喉前庭、会厌结节。

喉中间腔(intermediate cavity of larynx)

1.喉中间腔是喉腔中声襞与前庭襞之间的部位,向两侧经前庭襞和声襞间的裂隙至喉室。

2.声带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黏膜构成。

3.声门裂是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的裂隙,比前庭裂长而窄,是喉腔最狭窄之处。

4.声门裂前2/3在两侧声带之间,称膜间部,后1/3位于两侧杓状软骨底和声带突之间称软骨间部。

5.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见图3-12、图3-13、图3-14、图3-15。

检索关键词

喉中间腔、喉室、声带、声门裂、声门。

声门下腔(infraglottic cavity)

1.声襞与环状软骨下缘之间为声门下腔。

2.声门下腔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喉水肿,尤以婴幼儿更易产生急性喉水肿而致喉梗塞,从而产生呼吸困难。

见图3-11、图3-13。

检索关键词

声门下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