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渡曲与独索桥:康藏行中的惊险之旅

渡曲与独索桥:康藏行中的惊险之旅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渡独索桥时一瞥。上面这些渡曲方法要算是平淡的,带有惊险意味的是铁索桥。我在西康东部时,走过荥经与泸定两处,后者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英勇奋战夺得此桥,在此渡过全军十万人马的。但更惊险的是过独索桥,那真是对你胆力与体力的一种严格的考验。

渡曲与独索桥:康藏行中的惊险之旅

所有康藏的河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条是通行舟楫的,所以,旅行的人遇到渡曲(藏语江河),却是一件不小的难题。当我坐火车过黄河,搭轮船长江之时,回忆起幸得在水结坚冰,乘马渡过玛曲(黄河上游的藏语)及通天河,这对比太悬殊了。因此,我想将各种式样的渡河方法叙述一下:

我们在道孚渡鲜曲,这河面也将近有一里阔,不过水很浅,只到腹部左右。我们就照藏区最简单的渡曲方法,策马而过。因为水面仅及马腹,所以全体平安行进。据说水深没顶的地方,藏马会慢慢的游泳过去的,不过有时水势湍急,马与水做紧张的搏斗,有的马挣扎乏力,就为急流冲去。

在白利,我们就在藏区特构的一座木桥上走过雅砻江。木桥的座基,既不是石砌的,当然更不是钢骨水泥浇的,这桥座却是在河里打下一排木头成方形,中间实以石砾,所以是很松动的,桥架也是一根根木头连起来,阔不过四五尺,人马走在上面,震荡摇摆,使人心悸,好在这一带雅砻江水波平静,得以减少渡曲的恐惧心理。

金沙江时,来回两次的渡江工具不同,也可以说是表现出汉藏文化的差异。去西岸时,坐的是邓柯方面特地造起来的一艘大木船。别看轻这艘木船,他们是花了几个月的功夫到四川去请了造船工人来造成的。回来时却是搭着藏方青稞寺的皮船了,这皮船是不同于后来在兰州的黄河里所见到的皮筏的。这藏式的皮船,是拿木头扎成方口形,沿着木头下面以毛牛皮缝着一个很大的袋子,因为皮板很硬,就像一个方口的缸一样,当然载重量不多,最多能坐六七个人,就分坐在口子四边的木头上,由二个人拿着木桨划水顺着水流斜划到对岸。当然渡江是在水流平静的时候,假如有惊涛骇浪,这轻飘飘的皮船也许一下子就打沉了。

渡独索桥时一瞥。这时尚未到河中心(www.xing528.com)

因为仅有这样简单的渡河工具,如金沙江若干沿岸地方的居民在春秋水涨时简直无法过江,只好耐心的等到冬季,待江面结了冰才渡过去。

上面这些渡曲方法要算是平淡的,带有惊险意味的是铁索桥。我在西康东部时,走过荥经与泸定两处,后者就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英勇奋战夺得此桥,在此渡过全军十万人马的。我去时已距红军过桥七八年了。重修后的泸定桥计有十三根铁链,两旁各两根作屏栏,下面是九根,铺着稀稀朗朗的薄木板,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高逾百丈急湍怒流的大渡河情形。河面到这里虽只有百多尺阔,可是每根铁链重达一千八百斤,当然垂作弓形,人如走上面,铁链左右摇荡剧烈,再加上大渡河的涛声吓人,桥板软绵绵的下临无地,的确使过桥者害怕到有点软洋洋。尤其桥上人一多,铁链摆动得更厉害。在平时,管理员是限定同时只准四在桥面上的;只有红军要赶时间,乃日夜不断的以单人行列通过。

但更惊险的是过独索桥,那真是对你胆力与体力的一种严格的考验。独索桥大多在河阔水深不能骑马泳渡处,一根粗索作垂月形横悬河面上空,许多个籐做的环套在粗索上,另外一根细绳子将籐环的下端连系起来,有粗绳两倍长,就是站在河的任何一面都可以将小绳拉到对岸。人要过渡时,一只手臂伸进籐圈里曲着,身体得以悬空起来,双脚一蹬,人就顺着粗索溜到河中心索之弓形顶点,就这样一手作钩子样将人挂在河面高空,这时候对于你的臂力以及镇定力,真是一次绝大的试验,你神经稍一紧张,臂曲一松,地心吸力是会毫不客气的将你吸下河里去的。通常在索桥中心略作休息,集中精力,将另一只手拉着粗索向上攀,就是一尺距离,也得用尽你平生之力,因为就等于你将自己百余斤重的身体在一点点的提高呀;索桥是下悬成弓形,你手攀上到半途,稍一气力不济,那你会自动下溜到原处河当中的弓形顶点,所以体力不够的人,是永远攀不到对岸了,那岂不险绝!可是也有偷懒的办法,就是对岸有你的朋友在,他在拉着这根细绳子,就容容易易的将你拉到对岸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