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简介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简介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几种主要的养殖方式介绍蝎的养殖从场地上分可分为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无论是室内养殖还是室外养殖,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以蝎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下面是几种养殖方式的介绍。房高2米,宽1米,长度根据饲养量决定。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简介

(一)几种主要的养殖方式介绍

蝎的养殖从场地上分可分为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从饲养方式来分有如下几种:箱养法、缸养法、池养法、房养法、坑养法、地窑式养殖、室外露天场地养殖以及山上露天放养等。无论是室内养殖还是室外养殖,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以蝎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下面是几种养殖方式的介绍。

1.箱养法

箱养法就是将蝎放在自制的木箱或塑料箱中饲养,根据箱的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箱地面养殖和小箱立体架养,前者养殖箱的规格为长×宽×高=100厘米×60厘米×80厘米,多个这样的养殖箱成条状排列放于养殖室内地面上进行养殖。而后者养殖箱的规格为长×宽×高=50厘米×40厘米×20厘米,将这样的养殖箱放在多层木架或铁架上即组成了多层立体架养(如图2)。

箱的制作:用纤维板加1.5~3厘米厚的木条钉成规格为长×宽×高=100厘米×60厘米×80厘米或长×宽×高=50厘米40×厘米×20厘米的板箱,箱的顶盖上不用纤维板,而是用方格的窗纱或铁纱网,也可用三合板打上无数小孔作箱盖,在箱的上口缘内壁四周贴上一圈宽约10厘米的塑料粘胶,以防止蝎外逃。

箱内蝎栖息床的布置:大箱地面养殖可在箱底先铺上5厘米的沙土或风化土,在土上用砖、瓦或潮解过的煤灰渣设置隐蔽场所,供蝎活动和栖息。小箱立体养殖时,可先在箱底铺上3~5厘米厚的有机质土,并擂结实,将装有土的养殖箱在架上摆好,同时,每个养殖箱配备若干块弧形瓦片,将瓦片洗干净并吸足水分后,交错式叠放在箱内,并在叠放的瓦片每层之间用厚约1.5厘米的泥土块垫起,供蝎栖息。

箱养法的优点是:设备制作简单,布置方便,灵活性大,节省空间,而且可以搬动转移。另外,这种结构还较适用于冬季温室养殖。缺点是:饲养土难以保持稳定的湿度,受环境影响大,只适合于养殖商品蝎。

2.缸养法

用于养殖蝎的缸,最好是废弃的瓦缸或稍有破损的水缸。缸的体积可大可小。将缸底轻轻敲碎去掉,并将碎口磨平,把破损的地方用水泥浆填好。将无底的缸埋入地下,缸口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先在缸底铺上一层3~5厘米的细土,再在细土上叠置多层干净并吸足了水分的弧形瓦片,再在瓦片上放置一些吸足了水的海绵片,供蝎饮水。缸口还要盖以塑料纱网或打有无数小孔的三合板,以防蝎外逃。

作为长远发展的蝎养殖者,缸养法只应是权宜之计或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养殖。如果专门购置水缸用于养蝎,则成本过于高昂。

3.池养法

这是大多数蝎养殖者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池养法从池的构造到池内布局都在不断改进。池养法分室内池养与室外池养两种。室外池养无需建造房舍,成本低廉,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抓住蝎的最佳生长发育季节,快速促进蝎的生长繁殖,但对场地的要求较为严格。室内池养法则有利于管理,同时有利于人工营造蝎最佳生态条件,延长蝎的生长期,缩短冬眠非生产期,还有利于控制天敌与病害,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室内养殖应因地制宜地利用简易房舍为主。但无论室外、室内池养,池的构造与内部布局基本相似。关于室外池养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此处只介绍室内池养。

池的建造:用于养殖蝎的池为长方形水泥结构池。池的大小与排列,应根据养殖场地或房舍来合理布局,而且养殖种蝎、小蝎、大蝎的池应分别建造,以免在养殖过程中互相串群而致大吃小。池的四周用砖侧立砌成高约40厘米的围墙,围墙的内壁可用水泥抹平,也可不抹平而只将缝隙塞死。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新鲜的火砖具有较强的碱性,因此,用于砌池的砖,最好是放置很久的,用于砌池的灰浆不能是石灰浆而应是水泥浆。池的内壁上缘镶嵌一圈宽为5~10厘米的玻璃,或贴上5~10厘米的塑料透明胶,表面贴平整,保持光滑,以防蝎外逃。如镶嵌玻璃,则玻璃片之间的接口一定要精工细作,衔接紧密,保持光滑。

池底的铺设:池底可用水泥铺底抹平。但如所使用的饲养房舍是临时性简易棚舍,也可直接以土面作底。水泥铺底养殖池操作比较方便,养殖后捕捉蝎也较容易,但其透水、透气、保温性相对较差,在给饲养池内加湿时,如操作不严格,易造成饲养池内积水。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也不利于营造稳定的生态环境。在这些方面,土面池底则优于水泥池底。养殖者不必过分追求水泥池底,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蝎栖息床的设置:池养法中蝎栖息床有多种设置方式,较典型的有砖码式和多孔式。

砖码式栖息床就是在池中心离四边10~15厘米用砖、弧形瓦或土坯码垒起来成为一个立方形床,床的高度可灵活掌握。用砖或土坯垒码时,栖息床可与池的上表面平齐或略微高出池的上表面。而用弧形瓦叠放时,瓦的层数最好不要超过8层,层数过多,蝎在其中如入迷宫,穿行距离过长。用砖或土坯码垒栖息床时,砖或土坯的码垒方式一般为:先在池底直立一层砖,再在该层直立砖上卧放一层砖,在这层卧放砖上,再直立一层砖,然后又卧放一层砖。还要注意同层砖与砖或土坯与土坯之间,幼蝎池应留有1.5~3厘米的缝隙,成蝎池应留有3~5厘米的缝隙,以利蝎在其中隐蔽与活动。也有的养殖者将上下层砖之间成“#”字形斜向交错排列,同层砖与砖之间留有5厘米以上的空隙。

多孔式栖息床,就是用水泥浇注成蜂窝状的砖块,或直接用多孔的煤灰渣,堆砌成蝎子的栖息床。如池底为水泥铺底,应在堆码栖息床之前,在池底铺一层5厘米厚的沙土或风化土。有时,室内养殖者为节省空间,或便于冬季升温养殖,常将蝎子养殖池建成立体多层结构。建造时应注意每两层间的间距应保持40~50厘米以上,且池面不宜过宽,以利操作,并尽量保证池内通风透气、透光性良好,以防止真菌滋生。

4.房养法

房养法就是直接在养殖房内垒码蝎栖息床,将蝎放于其中养殖的一种养蝎方法。建造蝎房时,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地方,并要认真打好地基。房高2米,宽1米,长度根据饲养量决定。沿房的长轴方向开两个门,在墙的另外两面离地面1米以上各开一个25厘米×8厘米的小洞用于通风透气。房内沿墙的长轴方向靠两边墙壁,用砖或土坯堆码栖息床,房的中间留一条路供饲养人员进出。栖息床可一直码到1.5~2米高。在墙外离墙根30厘米以外,挖一条深30厘米,宽20厘米的小水沟,用水泥和砖构筑,以防漏水,水沟内始终保持有水,以阻止蝎外逃。在养殖房外方便操作的一面墙的墙脚上设置蝎分级孔。

另一种房养法是利用现有的水泥结构房舍,在门口砌一高0.5米的门槛,防止蝎外逃,房内离墙四周0.5米用砖或土坯堆码蝎栖息床。不过房养蝎是一种比较老式的养殖方法,现已不常采用。

5.坑养法

坑养法就是在地上挖坑养蝎的方法。在北方,必须选择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养蝎坑,坑深1米左右,大小随养蝎数量而定。坑壁上部,四周内壁,钉上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或镶嵌一圈宽约15厘米的玻璃片,以防蝎爬出坑外逃跑。坑底铺上细沙土,土上再堆叠瓦片、碎石、空心砖或多孔的蜂窝煤渣等作为蝎的栖息床。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地方,养蝎坑应选择在向阳的高处或房舍内,坑的深度为0.5~1米,坑底应夯实,不加风化土或细沙土,直接堆放碎石或碎砖瓦等,并堆成锥形作为蝎的栖息床,池壁上缘内壁同样要镶嵌塑料或玻璃防逃,养蝎坑上最好还要搭建一个简易的防雨棚。

6.山养

这是最简单但收获量最难保证的一种方法。它是在适宜蝎生长,又相对平坦结实,容易收捕的山地选场,人工投种,并适当补饲管理的养殖方式。

山养多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一般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暖和、杂草丛生、四周环水的地方为佳,常常以已有的小蝎为基础,再适当从别的地方捕捉,投放于此地,进行繁殖。

7.室外池养(www.xing528.com)

这是在室外挖出土池,并以草帘及薄膜进行覆盖保温保湿的一种饲养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室外用单砖砌出深1米左右的池子、池口与地面平齐,池底向一侧倾斜,池内布置与前述房养相同,进行投种饲养并经常向里面投喂蚯蚓饲料

为了保温保湿,外面进行覆盖,即在铁丝网罩以外再盖保温保湿层,尤其在冬天更应如此,以缩短冬眠期。蝎的池养适合于较大规模养殖。如果条件允许,池养也可移入室内养殖。

8.室外露天场地养殖

所谓室外露天场地养殖就是建一个较规范的养蝎场,也有配套的房舍设施,只是蝎池建在露天或简易棚舍内。该养殖法对于天然条件较好,但资金有限的山区尤其适用。

(1)场地选择。选择好的场地,一般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要求背风向阳,最好在山的南坡及阳面,同时要避开风口,切忌在山口迎风处建场。

其次,要考虑蝎场的生态环境条件。通常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腰,周围树木要离场地边缘10米以上,避免树阴或树根扎入此区,影响蝎窝营建,场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但最大坡度不超过40度。

第三,应特别注意场地内不得有蝎的天敌,如蚂蚁、老鼠、蛇及蜥蜴等的行踪,以免遗患无穷。

第四,场地的土质应为风化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以利保温保湿。土壤以呈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宜。

第五,场地应能顺利地排除积水,以免发生水淹蝎窝的情况,影响蝎的正常生长发育。

第六,场地具体形状及大小,比较灵活,不拘一格。如果场地小,则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场地大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更方便蝎场布置。养殖规模也可更大些。

(2)场地的整治及区划布置。场地选好以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整治,以使之符合建场的具体标准。

整治最主要的是翻耕细整,即将地场翻耕30厘米左右,作成梯田状,同时将30厘米范围内的大小石块拣净,并将土整细整匀。要将杂草及其草根清理干净,以免缠结于耕层,影响建窝,或者来年杂草复发,影响蝎场正常的光温及湿度条件。对于现有的梯田场地,整治可以简单一些,只需进行细整及清理杂物即可。

对于具体的场地类型,要进行必要的区划。一般当山场面积超过10米×10米的时候,即应进行区划。区划的目的在于将大场地分为小场地,便于按小区营修排灌渠道,以利排水及管理,同时还有利于在小区内进行规范化布置蝎窝。

小区的划分依场地的大小及形状而定,尽量使之匀称、形状规范。一般小区的大小应在30~50平方米,大的场地可按10米×5米,而小的场地可以按10米×3米或6米×5米、5米×5米等规格安排。对于不规则的部分可以切割整齐,在其上建立管理设施等,也可在边上设立小特区,以节约用地,尽量保持较大规模的养殖。

(3)小区内部设计及建造。饲养场规划完毕后,即着手修建蝎窝,然后修建配套设施。这里先介绍小区内部的设计及蝎窝的建造。

①蝎窝:可由3块特制隔板安装在小区的土层中而形成。隔板可制模,用水泥等混合物压制而成,隔板成正方形,25厘米×25厘米,厚2~3厘米,每块板上中间留有一方形孔,边长8~9厘米供蝎上下爬行,方孔四周有16个分室,供蝎居住。

在安装时先挖一个30厘米×30厘米的方孔型深坑,深度为30厘米。然后将一块隔板分室槽朝上置于坑底,将板上中间方形孔露出的泥土夯实,安好后进行填土。注意将中间方孔处留出向上的通道,填20厘米厚的土层以后,再安装第二层隔板,再继续填土。至表面,上面盖上水泥盖板(或用三合土凝制)。至此蝎窝已建成。

蝎窝在小区中纵横成行排列,行窝距保持在15厘米左右,纵行每4~5行设一走道,便于管理,另外蝎窝最外面靠小区边缘应在20厘米以上,整个小区应平整踏实。

②防逃围栏:在小区的边界线上,用玻璃板或者塑料薄膜围成。玻璃板或塑料薄膜地上部分应高出15厘米,地下应深埋5厘米,接头时应重叠卡紧,薄膜用支架绷直,下面用泥土压实。

封闭线对于防止蝎外逃,防止天敌侵扰、雨水冲刷等都很重要。

③排水口:这是与排水渠相连的排出积水的出口。一般小区修建均向一面倾斜,借以顺利排水。因此排水口应在低的一面靠通道水渠的交汇处修建,即挖一积水坑,然后导引出养蝎小区以外低洼地段,排水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④分级坑:用于分离大、小蝎,便于对大小蝎进行分群饲养。

在防逃围栏的一角上,挖一方形土坑,坑边上用玻璃围住(高于地面5厘米左右),但留有开口,小蝎可以通过此开口滑落坑里,而大蝎则不能。定期将掉入其中的小蝎移出另池饲养。从而进行大、小蝎的分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