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与节肢动物中其他种类一样,蝎的体表覆盖了一层几丁质,而几丁质一旦生长完整,就不能再扩张,这就将束缚蝎身体的继续生长,为了突破束缚,蝎便有了蜕皮的本能。蝎的一生需要脱皮6次,其中第1次是在母背上进行的,此期的子蝎还被母亲背在背上,靠吸收卵黄供身体发育,此次的蜕皮也需在母亲的帮助下进行。小蝎营养不足,发育迟缓,蜕皮时间就会推迟。

蝎的养殖与加工技术: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五)发育过程中的蜕皮现象

与节肢动物中其他种类一样,蝎的体表覆盖了一层几丁质,而几丁质一旦生长完整,就不能再扩张,这就将束缚蝎身体的继续生长,为了突破束缚,蝎便有了蜕皮的本能。蝎的一生需要脱皮6次,其中第1次是在母背上进行的,此期的子蝎还被母亲背在背上,靠吸收卵黄供身体发育,此次的蜕皮也需在母亲的帮助下进行。以后的5次蜕皮,在正常的情况下,大约分别发生在其出生后的第30天,第90天左右,第10个月左右,第12~13个月,第24个月,第26个月。在饲养正常的情况下,同窝出生的子蝎,其一生中每次蜕皮时间都相差不远。

蝎的蜕皮过程:蝎在蜕皮前先向地下转移或迁往蝎窝中部(1龄蝎除外),并进入一种半眠状态,几乎停止活动,代谢处于微弱状态。

每次即将蜕皮时,小蝎的头胸部的背面会形成一条所谓的“蜕裂线”,这也就是为蜕皮准备的炸裂线。蜕皮时,蝎体将腹部的体液压向头胸部,同时由口腔吸入空气,关闭气门,使头胸部内压增大,胀裂“蜕裂线”,然后身体从头到尾依次从“蜕裂线”中“钻出”。蝎蜕皮时间较长,一般需3小时以上。

刚刚从旧躯壳中蜕出的小蝎,静止不动,形同死蝎一般。6对附肢整齐地叠放于腹面,就像一长尾贴地爬虫。很快,“死蝎”复活,蝎体迅速膨胀扩大,身体伸长,附肢展开,并开始活动。

小蝎的第一次蜕皮比较特殊。由于它们尚未离开母体,也不能活动,所以蜕皮一般要借助母体的帮助。蜕皮时,1龄蝎用尾刺勾住母体的体节间隙,头部朝下,倒悬下来。随着小蝎不断扭动身躯,头胸部破裂,露出新的头胸部,然后以继续扭动及重力为动力,逐渐蜕出整个蝎体,掉落在地上。(www.xing528.com)

蝎蜕皮的机理是:蝎的身体在坚硬的外壳中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体组织的生长使体内内压增高,而内压增高又导致其体内产生一种蜕皮激素,在这一激素的作用下,其皮下组织会产生一种几丁质酶,将外骨骼中的甲壳多糖部分分解,从而使构成外骨骼的结实的网架散断,其上沉积的碳酸钙质容易破裂。

尽管蜕皮是蝎的生长发育中必备的生命过程,但每次蜕皮在何时发生(即相邻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间隔),则与蝎的营养状况及环境气候因子有着极大的关系。

首先,蝎的营养必须充足才能蜕皮。小蝎营养不足,发育迟缓,蜕皮时间就会推迟。其次,温、湿度等气候条件还应适宜,日均气温最好在25~35℃,且相对稳定。土壤湿度最好在10%~15%。蝎蜕皮时害怕高温高湿。

此外,风力、环境噪音、敌害是否存在等都是影响蝎蜕皮的重要因素。自然情况下它们会寻找适宜的环境或穴窝蜕皮,而人工养殖时应注意营造适宜的蜕皮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