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之迹:华夏名称的起源与解析

中国历史之迹:华夏名称的起源与解析

时间:2024-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夏”名称由来之谜“华夏”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是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中国历史之迹:华夏名称的起源与解析

华夏”名称由来之谜

“华夏”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

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www.xing528.com)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是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徙,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