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场心疗:解决攻击型心理障碍

职场心疗:解决攻击型心理障碍

时间:2024-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郝先生的这种表现是典型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被精神病学家称为“被动一攻击型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简单地讲就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

职场心疗:解决攻击型心理障碍

第四节 合理表达情绪——攻击型心理障碍自疗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但现实的职场中,却总是有人被冲动控制,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了让自己后悔不迭的事情。

焦小姐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文字水平,均是单位一流水平的人才,这一点上司也是充分肯定的。平时,焦小姐的热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焦小姐的率直和不加掩饰,在职场中有时可是个大忌。

前不久,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焦小姐很是生气,平时上司就对这位女同事特别关照,什么提职、加薪等好机会都想着她,好事几乎都让她承包了,眼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内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焦小姐想不通为什么工作干了一大堆,领导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标准的完成,可为什么总是费力不讨好呢?看看那位女同事,也没干出什么出色的成绩,可人家不慌不忙的总是好事不断。这次,焦小姐真的恼了,她义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办公室去“质问”,并义正辞严地与上司“理论”起来,可上司那儿早已准备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结果,闹到最后,焦小姐愤而辞职,等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从公司里走出来的时候,焦小姐突然有些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冲动,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人,这是典型的攻击型心理障碍的表现。攻击型心理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心理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具有攻击型心理障碍的人,情绪急躁易怒,反复无常,不可预测,且无法自控;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行动中鲁莽生硬,不计后果;行动前虽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后却有极大的愉快感,并对自己的鲁莽行为缺乏悔恨或罪恶感;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很难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冲动的人往往缺少自信,并时常以冲动行为作为自我的保护手段。而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冲动行为实际上是心理补偿的表现,它使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以情绪失控来获取反抗的快感。

要克服攻击型心理障碍,避免职场中“冲动的惩罚”,最主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自制力。通过自制力的培养,才能改变掉自己爱冲动的毛病。具体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自我分析,明确目标。一是对自己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哪些活动中、何种环境中自制力差,然后拟出培养自制力的目标步骤,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自制力;二是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剖析,扬善去恶,抑制自己的某些不正当的欲望。

2.提高动机水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动机水平,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制力。一个成就动机强烈、人生目标远大的人,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无论他考虑任何问题,都会着眼于事业的进取和长远的目标,从而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动力。

3.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人的自制力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千百万小事中培养、锻炼起来的。许多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影响到一个人自制力的形成。如早上按时起床,严格遵守各种制度、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等,都可积小成大,锻炼自己的自制力。

4.绝不让步迁就。培养自制力,要有毫不含糊的坚定和顽强意志。不论什么东西和事情,只要意识到它不对或不好,就要坚决克制,绝不让步和迁就。另外,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要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绝不轻易改变和放弃。如果执行过程中半途而废,就会严重地削弱自己的自制力。

5.经常进行自警。如当学习时忍不住想看电视时,马上警告自己管住自己;当遇到困难想退缩时,马上警告自己别怯懦。这样往往会唤起自尊,战胜怯懦,成功地控制自己。

6.进行自我暗示和激励。自制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自我暗示和激励等意念控制上。意念控制的方法有:在你从事紧张的活动之前,反复默念一些建立信心、给人以力量的话,或随身携带座右铭,时时提醒激励自己;在面临困境或身临危险时,利用口头命令,如“要沉着、冷静”,以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精神力量。

7.进行松弛训练。研究表明,失去自我控制或自制力减弱,往往发生在紧张心理状态中。若此时进行些放松活动或按摩等,则可以提高自控水平。因为放松活动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状况,获得生理反馈信息,从而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整个心理状态。

8.把人格完善进行到底。面对职场中的竞争,人们还需要不断优化自己的人格。而如何优化一个人的人格,则需要人们不断挑战自我。在这当中,人们要明确三点: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但这需要有坚定的决心与锲而不舍的努力;人格需要优化组合,但这需要有明确的自知之明与奋斗方向;人格的优化组合使人格完善,但这需要自我的不断反省调整。人格完善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自己跟自己斗,最终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

在职场中,除了这种主动性的攻击型心理障碍,还存在着一种被动性的攻击型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职场中人,外表上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挠。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郝先生,男性,29岁,工人,由于他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单位为了弄清他是不是故意的,和他的父母带着他一起来到心理咨询室进行调查。(www.xing528.com)

经过了解得知,郝先生性格孤僻、内向,话不多,工作一贯松松垮垮、磨磨蹭蹭,没有上进心,没有积极性,好像什么事都不顺心似的。半年前,因为工作拖拉,班长批评了他。他虽然不太服气,但也没说什么。只是从那以后,经他加工的产品几乎没有合格的,而且越是批评他,他出的问题越多。

按他的智商和能力,明明可以做好的事,就是做不好,还强词夺理地给自己找很多客观理由,不承认自己是故意的。父母解释说,他从小就是这样,性格很怪,与他沟通很困难。但他从不与人大吵大闹,也看不出有什么别的问题。

其实,郝先生的这种表现是典型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被精神病学家称为“被动一攻击型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简单地讲就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的事时,内心极易生气,但又不直截了当地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2.故意延误、耽搁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令他不快的人希望他能按期完成的任务。

3.对确实不想干、又无力推脱的事,则有意消极怠工或干得很差。

4.经常在内心批评或断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于权威地位的人。

5.常常由于不干或干不好自己应干的那部分工作,影响了整个集体的利益,或妨碍了集体、别人的工作,以此暗示别人自己是集体中很重要的一分子。

6.回避责任,声明自己已经尽力了,或强调别的客观原因。

7.这种人多数性格内向、孤僻、胆小,心胸狭窄,好记仇,不善人际交往。

从上述种种行为表现中,可以看出患者有很多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尽管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沟通,但是却极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愿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如不及时纠正,将会严重地害人、害己、害集体。

那么,如何对被动性攻击型心理障碍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呢?

1.培养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有这种心理障碍的职场中人,往往觉得工作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因此做好做差都无所谓,缺乏责任心是他们的基本特征。而培养责任心,就是要让自己对经过自己手的工作负责,通过对自我工作内容的认可,体验一种主人翁的感受,就会减少消极心理的作用。

2.学会升华和补偿。在工作中受挫或是对工作不满意,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较高的需要和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个人职业的更高发展的追求上来。另外,也可以通过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3.从榜样那里得到力量。有这种心理障碍的职场中人,往往找不到工作中学习的对象,因此可以通过借助自己崇拜的偶像那里获得力量,通过多了解他们成功的经历,就会发现他们也都是从普通的工作中逐步获得提高的,就会逐渐克服掉消极怠工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