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籽实高效饲料加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

籽实高效饲料加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粉碎后籽实饲料因与外界接触面加大更易吸潮,更要加强管理。籽实发芽的目的在于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的不足。籽实饲料发酵微生物一般用酵母菌,因此原料要求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籽实,豆类不宜发酵。

籽实高效饲料加工技术创新成果发布

籽实饲料的加工

籽实饲料的营养价值都很高,但为了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在饲喂前采取一些加工措施,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籽实饲料。因为籽实的种皮、颖壳、内部淀粉粒的结构以及某些籽实中含有抑制性物质(如抗胰蛋白酶等),都会影响对籽实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一、磨碎或粉碎

整粒饲喂籽实饲料会降低消化率。粉碎加工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粉碎能提高家畜消化率和利用率。但粉碎粗细因畜种不同而异,猪和老龄畜为1mm、牛羊为1~2mm、马为2~4mm,禽类粉碎即可。粉碎后籽实饲料因与外界接触面加大更易吸潮,更要加强管理。

二、压扁

在籽实饲料中加16%水,通过热蒸汽加温至120℃左右,然后压成片状,冷却后再配合各种添加剂即成压扁饲料。该方法处理后的籽实饲料提高了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同时营养齐全,适口性好,单独饲喂家畜也行。

三、加热处理

加热处理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但提高多少与加热方式、温度、时间、饲料特性有关。下面介绍几种加热加工方法。

1.蒸煮。豆类饲料含有能抑制胰蛋白酶的物质,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另外,豆类饲料还含有豆腥味,影响适口性。加热处理能改善黄豆的特性和适口性,但加热时间不宜过长。130℃的温度不能超过20分钟。(www.xing528.com)

2.微波热处理。该法是用波长4~6微米红外线辐射(干热处理),使饲料的消化能值、家畜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都显著提高。

四、生物学调制法

1.糖化。糖化是利用谷物籽实和麦芽淀粉酶的作用,把饲料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从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在磨碎的籽实饲料中加入2.5倍水,搅拌均匀后置于55℃~60℃温度下,4小时后饲料中的含糖量增加到8%~12%。如果加入2%麦芽,糖化作用更快。

2.发芽。籽实的发芽是由于酶的作用,将籽实中的淀粉转变为糖,并产生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的过程。籽实发芽的目的在于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的不足。籽实开始萌发时,首先由于呼吸作用的加强而消耗糖类物质,同时胚内贮存的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有益的酶以及维生素含量大量增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2

调制方法是将准备发芽的大麦用15℃~16℃清水浸泡1天,把水倒掉,将籽实放在盆或其他容器内,上面盖一湿布,保持15℃温度。3天后出根须,用清水冲洗,移入发芽盘中,保持15℃~20℃室温。经6~8天芽长度6~8cm即可切碎饲喂畜禽。发芽饲料的喂量:仔猪20~25g、妊娠猪250g、妊娠牛1 000g、妊娠马700~1000g、种公牛1000g、雏鸡3~4g。

3.发酵。籽实饲料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增加饲料中维生素B类和各种酶、醇等芳香刺激性物质,从而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刺激家畜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提高。籽实饲料发酵微生物一般用酵母菌,因此原料要求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籽实,豆类不宜发酵。

发酵方法:每100kg粉碎籽实加酵母0.5~1.0kg。先用温水将酵母稀释,在150~200kg(30℃~40℃)温水中边搅拌边倒入100kg饲料搅拌均匀,以后每30分钟搅拌一次,经6~9小时发酵完成。发酵箱饲料厚度30cm,温度20℃~27℃,要有良好通气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