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斜仪测量试验孔倾斜度的重要性

测斜仪测量试验孔倾斜度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准确地算出各测点的直达波传播距离,当试验孔深度大于15m时,必须用测斜仪对每个试验孔进行倾斜度测量。图5-43单孔法波速测试布置示意图单孔法。

测斜仪测量试验孔倾斜度的重要性

5.7.2 测试要点

1.测试仪器的检定和校准

可按相应规程或规范对激振器检波器、放大器、记录器进行检定,对测斜仪进行校准。

2.测试布置

测试孔应尽量布置在地表高程相差不大的地段,若地表起伏大,应予以整平。

其中跨孔法波速测试,振源孔和测试孔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一个振源孔,宜布置2个钻孔作为检波孔测试(即测试孔),常见布孔方式如图5-39所示。测试孔的间距在土层中一般为2~5m;在岩层中为8~15m。跨孔法、单孔法和面波法波速测试布置分别如图5-40、图5-41、图5-42所示。

img246

图5-39 跨孔法波速测试时钻孔的布置形式

S为震源孔;R为接收孔(测试孔)

img247

图5-40 跨孔法波速测试布置示意图

(a)下套管;(b)不下套管

3.主要测试步骤

(1)跨孔法。

①先用钻机完成钻孔;若在软弱地层中测试时,为防止孔壁坍塌以及使检波器与岩土介质更好地耦合,需要在钻孔完毕后下置塑料套管,并在孔壁与套管的间隙内灌浆或用砂充填;

img248

图5-41 单孔法波速测试布置示意图

(www.xing528.com)

(a)地表激发,孔中接收;(b)孔中激发,地表接收;(c)孔中激发,孔中接收;(d)孔中激发,孔底接收

img249

图5-42 面波法(稳态振动)波速测试布置示意图

②等待灌浆或填砂3~6d;

③将井下剪切波锤利用气囊或弹簧、机械扩展装置等方法固定,然后拉动上、下质量块,上、下冲击固定锤体,使土层水平向产生S波,用放入孔内贴壁式三分量检波器由上往下逐点测量。从孔口往下0.4倍孔距深度处为第1个测点,然后以1~2m的间距连续测量。每个地层一般要有2~5个测点,每个测点需测量2~4次。每次测试时,振源中心和检波器中心必须在同一高程上。

为了准确地算出各测点的直达波传播距离,当试验孔深度大于15m时,必须用测斜仪对每个试验孔进行倾斜度测量。先从上到下以测试点相同的间距连续进行,然后从孔底向上进行复测,并将测斜仪反转180°重测一次。

img250

图5-43 单孔法波速测试布置示意图

(2)单孔法。

单孔法波速测试是在一个垂直钻孔中进行测试,按激振和检波器在钻孔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四种(在图5-41中已有所示),下面只介绍其中在地表激发、孔中接收的下孔法(测试布置见图5-43所示)测试步骤。

①钻成测试孔。

②在距孔口1.0~3.0m地表处置放一长度为2~3m的混凝土板或木板,并在木板上放置约500kg的重物。用锤沿板纵轴从两个相反方向水平敲击板端,使地层产生水平剪切波。

③将检波器用气囊或弹簧、机械扩展装置等方法固定在孔内不同深度接受剪切波。

④自下而上进行测试,在一个试验深度上,应重复试验多次。

(3)面波法(稳态振动)。

①选择试验场地,并进行整平。

②以振源作为测线零点,在振源一边布置2个或3个检波器。

③选择适合的激振频率f,开启激振器,由拾振器接受瑞利波。

当两检波器接受到的振动波有相位差时,表明两检波器的间距Δl不等于瑞利波波长,因此,移动其中任一检波器,使两检波器记录的波形同相位(2π),然后在同一频率下,移动检波器至2个波长,3个波长处,……(即L=LR,2LR,3LR,…),进行测试。试验应重复多次,一般5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