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序导弹制导系统:如何精准定位目标?

无序导弹制导系统:如何精准定位目标?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斧”导弹飞行1300公里,沿途有海、有山、有沙漠、有丘陵,即在城市上空飞行,楼房和建筑物又大都相似,如何挑选既定攻击目标、而且又精确地命中的确是相当困难的。“战斧”导弹使用的是 “惯性导航+地形匹配+数字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制导,可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导系统。

无序导弹制导系统:如何精准定位目标?

1991年1月17日凌晨3时,美国海军 “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密苏里”和 “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红海波斯湾,连续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其他城市、桥梁、发电厂等重要军政目标发射了52枚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导弹离舰后在距海面7~15米的高度巡航,进入伊境内后,又在距沙漠5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都像长了眼睛一样各自寻找自己既定的攻击目标,因而取得了命中概率98%,命中误差不大于9米的良好战绩。从电视上看到,后一枚导弹准确地穿入前一枚导弹炸开的缺口内爆炸,可见其命中精度是相当高的。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研制的V-1导弹,射程仅240公里,命中误差就高达4800米。“战斧”导弹飞行1300公里,沿途有海、有山、有沙漠、有丘陵,即在城市上空飞行,楼房和建筑物又大都相似,如何挑选既定攻击目标、而且又精确地命中的确是相当困难的。它到底采用了哪些绝招呢?

巡航导弹能不能精确命中目标,关键取决于它的制导系统。“战斧”导弹使用的是 “惯性导航+地形匹配+数字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制导,可见,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导系统。什么是惯性导航呢?惯性导航是各类导弹广泛运用的一种制导方式,它是利用惯性运动这一原理,通过装在弹上的各种敏感装置,自动测算导弹飞行中每一瞬间的位置,再与程序装置中预先确定好的飞行轨迹进行对照和比较,发现有偏差时立即计算出偏差量,然后控制自动驾驶仪将导弹移向预定飞行轨迹。惯性导航不依赖外界条件,载机、导弹和目标三者之间也不进行任何信息交换,所以一般很难干扰它。但这种制导有一大缺陷,就是积累误差问题,每小时能漂移750米,飞行距离越远,时间越长,误差越大,所以还要配备较高的导航系统,如地形匹配等。

什么叫地形匹配制导呢?我们知道,在一座大城市里要寻找某一个胡同、某一幢楼房或某一个人是相当难的,犹如大海捞针一样。但是,把每个区、每条街道、每幢楼房都给它编上号,就像邮政编码那样,再找起来可就方便多了。所谓地形匹配制导也是利用这样一个原理。首先,必须用侦察飞机、侦察卫星等对预定攻击目标进行照像,获取导弹预攻目标及沿途航线上的地形地貌情报,并据此制作专用的标准地貌图。例如,在一块10公里×2公里的长方形区域内,可以划成数千个小方格,在每个小方格内都标上该处地面的平均标高,如此计算,一幅数字地图便出现了。这幅预先测定的数字地图先存入弹体计算机。导弹飞行过程中,利用雷达高度计和气压高度计连续测量所飞经地区的实际地面海拔高度,并把这一数据输入计算机与预定弹道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如发现已偏离预定飞行轨迹,计算机将需纠正的偏差修正量以指令形式传送给自动驾驶仪 (类似于飞行员),便可及时回到预定轨道上来。一枚导弹射程1300公里以上,要把沿途地形全部做成数字地图输入计算机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沿其飞行弹道确定三四个定位区予以修正,其余由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制导。在接近目标区之后,还要用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器进行更为精确的末制导。(www.xing528.com)

什么是数字式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制导呢?它实际上和地形匹配的原理一样,地形匹配是通过测定飞行时的实际标高来修正航向的,区域相关制导则是通过测定各飞行区域内地面对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强弱及大小来修正航向的。至于区域景像比较相关制导,则是利用光学照像 (含红外波段)的方式,把目标景象与弹体计算机存储的原摄图像进行比较,验明正身并确认目标无疑时再行攻击,因而是一种高精度末端制导方式。

80年代末以后,由于GPS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投入使用,巡航导弹开始装定位接收机,即利用18颗定位卫星来修正其飞行弹道,所以命中误差会进一步减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