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耕作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改善效果

耕作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改善效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是反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其值越大,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越强。孙艳等研究表明,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年限长于5年后,土壤中团聚体的水稳定性显著提高,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耕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表2-1不同耕作年限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耕作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改善效果

团聚体水稳性是团聚体抵抗灌水浸泡和降雨击打的能力,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质量指标,用湿筛法所得的各粒级团聚体的含量可以反映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孙艳等,2011)。>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是反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其值越大,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越强。由此可见,耕作5年破坏了耕作层土壤>2mm粒径团聚体含量,增加了0.25~1mm粒径团聚体含量,增强了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耕作3年0~20cm土层土壤>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最高,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最强;耕作5年20~40cm土层土壤>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最高,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最强。孙艳等研究表明,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年限长于5年后,土壤中团聚体的水稳定性显著提高(孙艳等,2011),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耕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

随着耕作强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总含量减小,稳定性降低,有机碳含量降低;连续免耕和轮耕增加了粒径大于0.25mm团聚体(R0.25)和SOC含量(王丽等,2014)。张旭辉等(张旭辉等,2001)、李恋卿等(李恋卿等,2000)研究发现,0.25~2mm土壤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明显相关,种植玉米—花生的土地轮作5年有机质含量增加,0.25~2mm团聚体含量增加,玉米新形成的活性有机质主要向大团聚体富集,种植玉米—包菜的土地处理4年新增有机碳促进0.25~2mm大团聚体形成。有研究发现,施肥对0.25~0.5mm团聚体含量的影响最显著,平衡施肥和低肥可以提高0.25~0.5mm团聚体含量(王丽等,2014)。耕作导致水稳性大团聚体破裂,被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释放出来,增加水稳性微团聚体含量(Wairiu M,Lal R,2003)。这表明,合理的区域农业结构与坡改梯生态恢复措施对区域农业及土壤可持续性具有重要贡献(表2-1)。(www.xing528.com)

表2-1 不同耕作年限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