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膜下滴灌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膜下滴灌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是反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其值越大,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越强。由此可见,I1处理为土壤结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土壤干湿交替条件,提高了>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促进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I1可以作为干热河谷农田土壤可持续性利用的科学灌溉方式之一。

膜下滴灌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是反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其值越大,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越强。土壤水分管理是农田土壤结构形成的关键环节之一,灌水量和灌水频率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当灌溉次数少,灌水时土壤含水量较低,土壤团聚体接触到灌溉水补充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不断被压缩产生了巨大压力,导致团聚体再破碎(马建辉等,2017),这种破碎作用随黏粒含量的增多而增强(王子琬等,2020)。土壤水分直接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间接影响土壤结构和土壤质量(Munkholm L J,2002)。尽管I3处理的干湿交替的程度最大,但土壤结构并没有表现出最稳定,这与Truman研究结果相一致(Truman C C,1990)。DENEF研究发现干湿培养土壤44d后,大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干湿培养44~74d后大团聚体不再被破坏(Denef K,2001;Denef K,2007)。当然,在土壤落干过程中,团聚体的稳定性受到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综合控制,包括:交换态的共价阳离子浓度(如钙离子)、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以及土壤水分状态等(Denef K,2001)。由此可见,I1处理为土壤结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土壤干湿交替条件,提高了>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促进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I1可以作为干热河谷农田土壤可持续性利用的科学灌溉方式之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