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膜下滴灌的耕作层土壤EC显著高于其他灌溉方式

影响:膜下滴灌的耕作层土壤EC显著高于其他灌溉方式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1处理耕作层土壤EC显著高于I2和I3处理,I2与I3处理间耕作层土壤EC差异不显著。史海滨等研究发现,施用尿素在常规灌水条件下,耕层土壤EC均值略高于节水灌溉。表3-6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EC

影响:膜下滴灌的耕作层土壤EC显著高于其他灌溉方式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土壤溶液含盐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溶解的盐类越多,溶液电导率就越大,故可根据溶液电导率的大小,间接地测量土壤含盐量(张建旗等,2009)。因此,评价土壤盐分的标准多采用EC,我国多采用土水比1∶5(m∶v)浸提液的电导率EC来表征土壤盐分状况,EC还是限制植物微生物活性的阈值张华等,2001),也用于描述和评价不同作物的耐盐程度(李宇虹等,2014)。

I1处理耕作层土壤EC显著高于I2和I3处理,I2与I3处理间耕作层土壤EC差异不显著。I1、I2、I3处理间0~20cm、20~40cm土层土壤EC差异均不显著。史海滨等研究发现,施用尿素在常规灌水条件下(1005m3·hm-2),耕层土壤EC均值略高于节水灌溉(750m3·hm-2)(史海滨等,2014)。这是因为水分对盐分虽具有一定运载功能,地膜覆盖形成了高温高湿的土壤环境,促进了盐基离子的释放,土壤上行水不断将盐分带到耕作层,土壤的含水量越高、蒸发的水分越多,盐分在地表的堆积也就越多,从而使耕层土壤EC增大(马建辉等,2017;张玉龙等,2004),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3-6)。(www.xing528.com)

表3-6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EC(单位:μs·cm-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