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贸易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亚洲区域一体化成果显著

贸易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亚洲区域一体化成果显著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洲区域一体化最为深入的是贸易领域,前文主要分析了总体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和深入程度,而贸易便利化程度则衡量的是各国促进贸易一体化的意愿。当然,仅靠上述亚洲国家的FTA签订及谈判情况的数据,只能说明亚洲国家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但并不能说明亚洲区域内部的自贸区数量是否增加,以及贸易便利化程度是否得到改善。这表明,近11年来亚洲区域内部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贸易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亚洲区域一体化成果显著

亚洲区域一体化最为深入的是贸易领域,前文主要分析了总体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和深入程度,而贸易便利化程度则衡量的是各国促进贸易一体化的意愿。政策协调在国际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极主动的政策协调有利于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稳定、深入发展。

衡量贸易便利化使用最为广泛的指标是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签订贸易协定的数量,除去“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一般认为贸易协定数量越多,相关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越高。如图4-1所示,亚洲国家一直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并达成了数量可观的自贸区协定,尤其从2002年以来,无论是已达成且有效的自贸区协定,还是谈判中的自贸区协定,数量都出现明显增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贡献。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积极地融入全球化,并成为自贸协定谈判的重要参与者。

图4-1 亚洲国家的FTA签订及谈判情况

●数据来源:亚洲开发银行
注释:已达成协定不包括已失去效力的协定;2018年数据截至2018年4月。(www.xing528.com)

当然,仅靠上述亚洲国家的FTA签订及谈判情况的数据,只能说明亚洲国家积极参与自贸区谈判,但并不能说明亚洲区域内部的自贸区数量是否增加,以及贸易便利化程度是否得到改善。亚洲区域内部的自贸区数量情况如图4-2所示。该图显示了亚洲国家同亚洲区域内的伙伴签订的自贸区数量走势。虽然在2003年之后亚洲同区外国家签订的自贸区数量超过了亚洲区域内部的自贸区数量,但自2007年至2017年间,亚洲区内自贸区签订数量持续快速增长。这表明,近11年来亚洲区域内部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亚洲国家同区外国家签订的FTA数量与同区内签订FTA数量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这说明亚洲国家非常注重签订对外自贸协定,重视拓展亚洲以外的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TPP范围的扩大尤其是2010年后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的加入,促进了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谈判。另一个因素可能来自中国2013年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其涉及的国家也并非局限于亚洲国家,因此也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合作。

图4-2 亚洲区域内外签订的FTA数量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2017),P20。
注:均包括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协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