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跨时期的消费选择?

如何进行跨时期的消费选择?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费者不但可以在不同商品组合中作出选择,而且可以在不同时期的消费中进行安排。这就涉及一个跨时期选择问题。图3-10 跨期消费选择现在假定某消费者的起初情况处于曲线MN的点A,这时他既不借用明年收入消费,也不储蓄钱到明年消费。U1上的各种组合表示这些组合点所代表的今明两年的各种消费量对消费者而言是同样好的,即效用是无差异的,而MN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今明两年的各种消费量都是消费者两期收入所能够消费得起的。

如何进行跨时期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不但可以在不同商品组合中作出选择,而且可以在不同时期的消费中进行安排。有些人喜欢目前少消费些多储蓄些以期将来可更多消费些,有些人则喜欢寅吃卯粮,愿借钱来增加当前消费。这就涉及一个跨时期选择问题。

现在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种跨期选择。假定消费者可以在本期(假定是今年)和下期(假定是明年)中作选择,今年和明年的收入分别为I1=12000和I2=12600,借贷的市场利率都为r=5%。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今年消费,则由于要用5%的利率借用明年的收入来消费,故今年的消费金额总共为;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明年消费,则由于可把今年收入放贷到明年消费,故明年的消费金额总共为I2+I1(1+r)=12600+12000×1.05=25200。如果用一个坐标图形表示上述情况,则图3-10(a)中OM表示明年消费金额(25200),ON表示今年消费金额(24000)。联结M和N所形成的这条直线就是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直线上每一点表示今年和明年消费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这条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在本例中是1.05。显然,利率越高,MN越陡。

图3-10 跨期消费选择

现在假定某消费者的起初情况处于曲线MN的点A,这时他既不借用明年收入消费,也不储蓄钱到明年消费。他用今年的收入用于今年的消费是OB,用明年的收入用于明年的消费是OC,点A可称禀赋点。经过点A的一条无差异曲线U1表示U1上的每一点也是今年明年两期消费的可能组合,但这一组合不同于MN线上每一点表示的各种可能消费组合。U1上的各种组合表示这些组合点所代表的今明两年的各种消费量对消费者而言是同样好的,即效用是无差异的,而MN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今明两年的各种消费量都是消费者两期收入所能够消费得起的。MN线和U线都能上下平行移动。U线越向上移动,表示两期消费的效用水平越高,MN线越向右上移动,表示两期消费的金额越大。

现在把图3-10(a)复制到3-10(b)中,并把U1向上移动到U2,使U2正好和MN相切于点E。在点E上,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和MN的斜率相等。这时,就说该消费者的跨时期消费达到了均衡状态。消费者今年的消费是OD,明年的消费是OF。图形上这种变动的经济含义是,消费者今年少消费一点(BD),储蓄一点钱到明年多消费一点(CF),可使他消费的效用水平从U1提高到U2。(www.xing528.com)

相反,如果该消费者的初始禀赋是点G,则该消费者应当借用一点明年的收入(IF)到今年多消费一点(HD),也可以使效用水平提高。

现在再分析市场上借贷利率发生变化会对今明两年消费发生什么影响。利率变化会使消费者预算线绕初始禀赋点发生转动。利率上升时,MN线会变陡峭。利率下降时,MN线会变平缓。这样,两期消费的均衡点也会相应变动,就是说,当期(今年)的消费和储蓄量值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可称为价格效应,因为利率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利率越高,表示今年消费相比明年消费来说,代价或者说成本就越大。因此,消费者就会减少目前消费,增加未来消费,即用明年消费来替代今年的消费。这就是利率提高的替代效应。同时,提高了利率,消费者实际财富增加,因此消费也会增加。这是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价格效应就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合成。利率较低时,提高利率所增加的财富较少从而收入效应较小,而替代效应较大,故价格效应是减少现期消费、增加未来消费。随着利率提高到较高水平时,现期财富增加就较多,从而收入效应有可能大于减少消费的替代效应。这样,消费有可能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储蓄反而减少。

一般说来,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国家,实际利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是说,储蓄会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多数消费者会以期待未来更多的消费取代当前的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