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卫星系统:进入全球化和体系化阶段

卫星系统:进入全球化和体系化阶段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8年,美国“探险者1号”首次发现了地球辐射带,这是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的第一个重大发现。随着全球卫星技术不断突破,全球卫星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已进入体系化发展和全球化服务的新阶段。根据UCS在轨卫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4月底,全球共有2665颗在轨卫星。总体而言,主要航天国家卫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地球观测、技术实验、导航定位、空间科学[3]。

卫星系统:进入全球化和体系化阶段

1958年,美国“探险者1号”首次发现了地球辐射带,这是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来的第一个重大发现。随着全球卫星技术不断突破,全球卫星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已进入体系化发展和全球化服务的新阶段。卫星遥感向地球整体观测和多星组网观测发展,逐步形成立体、多维、高中低分辨率结合的全球综合观测能力;卫星通信广播各类业务趋于融合并向宽带多媒体方向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星座正在加紧部署;卫星导航从美国主导的单一GPS(全球定位系统)时代迈向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四大全球系统和日本、印度两大区域系统竞相发展的新时代

根据UCS在轨卫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4月底,全球共有2665颗在轨卫星。全球60余个国家(地区)拥有在轨卫星,并且正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卫星。目前全球排名前六的国家卫星首发时间、名称及在轨运行有效载荷的数量如表8-1-2所示。

表8-1-2 各航天强国在轨卫星数量及首次发射情况(www.xing528.com)

卫星应用方面,美国、俄罗斯卫星用途以通信为主,均占据其卫星数量的1/2;中国的通信卫星较少,卫星应用以地球观测为主,占据总量的1/2;印度在通信及地球观测两方面相对持平,是其主要应用领域;欧盟以导航定位卫星为主,占据其卫星数量1/2,地球观测卫星次之;日本则以地球观测为主,通信和技术试验卫星次之,且两者数量相对持平。总体而言,主要航天国家卫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通信、地球观测、技术实验、导航定位(全球/区域)、空间科学[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