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生产到产品,消费者选择质量好、功能多的产品

从生产到产品,消费者选择质量好、功能多的产品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缓解之时,一些企业就会从生产观念转到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会选择那些质量好、功能多的产品。产品观念相对于生产观念,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只抓产量、不抓质量,大批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产品观念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生产到产品,消费者选择质量好、功能多的产品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

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缓解之时,一些企业就会从生产观念转到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会选择那些质量好、功能多的产品。产品观念相对于生产观念,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只抓产量、不抓质量,大批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产品观念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要注意一点,这里说的质量好、功能多是从企业出发,而不是从消费者出发。产品观念的局限性就在于对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只是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出发,以企业为中心进行的。正是因为不是对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功能设计,而是以企业为中心进行的功能设计,此时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功能不足,一种是功能过剩。功能不足,消费者的需要不会被满足,功能过剩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浪费。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有家保险箱生产公司的经理抱怨消费者没有眼光,对于该公司生产的“牢不可破”的保险箱很少有人问津。一次在对一位朋友谈起此事时,怒不可遏,竟然抬起一台该公司的产品从五楼扔了下去,然后让这朋友去看这保险箱有没有损坏。然而这位朋友只是淡淡地一笑,说道:“我想您的顾客购买保险箱绝不是为了从楼上往下扔吧?”这个例子说明,如果不是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去开发和设计产品,自以为很好的产品可能也不会有市场。(www.xing528.com)

【案例1-2】 新型电脑的命运[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乔布在苹果电脑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新一代的个人电脑,它拥有黑色流线型的外型设计,并预装了公司新开发的软件系统。当乔布推出这一新机型时,他怀有无比的期望,想借此机会击退IBM的进攻,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但到了1993年,耗资2亿美元研制开发的新型电脑仅出厂1万台就停产了。如此优秀的产品没有市场,原因何在?该型电脑外观设计完美,并配置有高保真的喇叭和光盘阅读器等,当乔布最初将这种梦幻型电脑引入学院市场的学者工作站时,才发现做学问的人并不大关心设备的外观和各类媒体设备,他们只需要有个能代替大脑运算的计算机。后来,乔布又将他引以自豪的新型电脑推销给工程师,但工程师更喜欢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台式工作站和硅谷绘图仪。尽管新型电脑预装的软件系统采用了图形界面,便于操作,是一种用户友好型的软件系统,但该系统与IBM和苹果机不兼容,这样在使用中就缺乏足够的软件支持。对该型电脑来说,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糟糕的一点就是不符合市场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