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制订控制标准、揭示成本差异和差异分析处理三个步骤。
(一)制订控制标准
成本控制标准也就是企业的目标成本,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目标利润确定的各阶段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标准。不但需要制定企业总的成本控制标准,即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且需要制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控制标准,以及产品分成本项目的耗费标准。
成本控制标准有许多种类,按制订依据可分为定额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估计成本等。对可比产品,多采用定额成本、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加以控制。在我国,定额成本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根据企业现行定额确定的成本;而计划成本则是根据前些年的平均定额来制订的成本;标准成本则是根据标准用量与标准价格制订的成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实质都相同,都是事先制订的用于衡量可比产品劳动耗费的标准。估计成本则多用于新产品开发,是根据可能售价、目标利润等估算数据计算的成本,一般较为粗糙;在企业决策之后再根据内外条件予以细化,编制成本计划与费用预算。
(二)揭示成本差异(www.xing528.com)
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预定的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控制各生产环节、各部门的消耗与支出,将成本费用的控制标准与实际发生数相比较,低于标准是节约,反之则是浪费。应用的成本差异不仅要求总差异,而且要求分项目的差异。它与目标成本的种类相联系,分项目的成本差异各不相同,例如定额成本的差异可以有脱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三种;而标准成本差异分为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一共有九种。差异的揭示是成本控制的中心环节,揭示差异还应注意区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以便明确责任单位对可控成本的责任。此外,揭示差异的成本资料应与控制标准口径一致。
(三)差异分析处理
成本控制需要通过成本信息的及时反馈与企业内部机制的灵活反映来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差异的及时处理与分析。首先,应按成本标准种类的不同要求对成本差异做出及时的会计处理,例如定额成本差异要记入成本明细账,而标准成本差异还应专设差异账户分别进行登记,等等。此外,应对产生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动趋势,将分析结果及时传输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以上三个步骤相互联系,循环往复,构成成本控制的循环,在成本控制的各阶段上都是如此。当然不可避免会带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在不断的控制循环中,成本控制的标准与手段也将得到改善与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