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务流程规范分析案例讨论

医务流程规范分析案例讨论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演示了单元系统五个级别中的四个,即企业级、业务领域级、业务流程级和功能级。系统构成和规范分析将医务流程拉到前台,摆到桌面上讨论,使得各方人员对于医务日常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他们将会继续寻求医院领导对于集成平台实施的大力支持,同时鼓励员工对集成平台实施加以讨论,以保证实施成功。

医务流程规范分析案例讨论

本章和前章讨论的两个案例都落于医院信息系统领域,其中第一个处于信息系统实施后阶段,旨在检查问题明晰方法能否覆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事项;第二个处于实施前阶段,旨在分析医院在信息系统准备的差距,指出有待改进的方面和建议。通过两个案例的讨论,演示了单元系统五个级别中的四个,即企业级、业务领域级、业务流程级和功能级。剩下的最后一个级别——数据层并未讨论,这是因为后者在学术界和工业界讨论最多,实践最为成熟。相比之下,企业级和流程级讨论了两次,这是因为企业处于组织最高层,往往是窥其全貌最重要的一环;流程则处于组织的核心,是组织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通过对于流程的分析能够抓住组织中最为实在的一环。

两个案例都再次印证了企业信息系统实施以及就绪性目标分析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就是对组织的再设计与再实现。这一点从住院诊疗中看得很明显,集成平台的实际效果之一在于将工作由正式系统移向技术系统。虽然在企业级和领域级都看不到流程重组的影子,但是一经分析到业务流程级,流程在信息系统的引入下开始重组的意味突然加强,而且可以看出,越往下级,将有越多的任务交与技术系统。

回头来看,问题明晰方法循序渐进地分析信息系统对于医院的业务需求,由人到事,由技术系统到组织文化,逐层剥出系统实施对于组织的要求。这些要求促进着医院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即便单从信息系统实施的角度,这样的检查也意义重大。如果业务不到位,即使信息系统已经实施,它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员工不支持,即使业务到位,那么系统也未必能够如愿发挥出其最大功效。

回到本章的案例,医院信息科的相关负责人对于问题明晰方法表示满意和赞赏,认为分析结果有助于检查医院的现状以及集成平台的就绪性,对于将来的系统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信息科的工程师认为,技术实施检查清单清楚明确、简单实用,有利于系统实施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这位工程师对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关注则在于其强调和分析员工的责任,认为这有利于明确医务人员的权责,从而有可能识别出系统集成实施中的潜在障碍。相对之下,这位工程师认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识别的意义不是那么明显。(www.xing528.com)

医院的相关员工已经意识到,医院将临床流程和各子系统集成至一个技术平台之上的努力,不仅在于集成平台的获取和系统,更是一个涉及全院的系统工程。系统构成和规范分析将医务流程拉到前台,摆到桌面上讨论,使得各方人员对于医务日常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虽然业务流程的调整尚未开始进行,但是大家对于业务流程的改变已经达成共识,对于可能遇到的困难已经有所估计,并表示将谨慎地对待业务流程改变中遇到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从价值评估技术的应用看得出院领导对于医生工作站应该达到的目标务实合理,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开阔清晰的视野。他们将会继续寻求医院领导对于集成平台实施的大力支持,同时鼓励员工对集成平台实施加以讨论,以保证实施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