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计重要性: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重要性: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要区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的重要性”,审计的重要性是指本次审计事项是否重要。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对影响重要性的各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合理评估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

首先要区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的重要性”,审计的重要性是指本次审计事项是否重要。“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重要性”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指从金额(数量)上来衡量审计重要性。

注册会计师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将财务报表作为整体)的目的有:

(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www.xing528.com)

2.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经济决策的影响程度而定。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否则就不重要。

3.重要性受到错报的性质或者数量的影响,或者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所谓数量方面,是指错报的金额大小,性质方面则是错报的性质。一般而言,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某些金额的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上考虑,则可能是重要的。对于某些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难以从数量上判断是否重要,应从性质上考虑其是否重要。

4.判断一个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的。

5.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由于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面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也不相同。某一金额的错报对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来说可能不重要。例如,100万元的错误对于一个小规模的企业来说可能是重要的,而对一个大规模企业来说则可能是不重要的。

6.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环境,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对影响重要性的各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因此,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合理评估重要性。

7.重要性水平与证据数量呈反向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