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复位杆的作用和要求详解

复位杆的作用和要求详解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复位杆的作用复位杆的作用是保证在模具合模时所有顶杆都回到原始位置,避免顶杆和模腔表面接触。复位杆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模腔壁,防止顶杆被破坏。2)通常设四个复位杆,平均分布,防止顶杆托板翘起。复位杆的最大间距为627mm,头部需有C1.5倒角,大型模具复位杆的间距超过600mm时,复位杆需增添两个。3)复位杆的形式及安装设计,见图3-30。4)复位杆装配要求,如图3-30a所示。装配后的复位杆端面应齐平一致,允许低于分型面最多0.2mm。

复位杆的作用和要求详解

(1)复位杆的作用

复位杆的作用是保证在模具合模时所有顶杆都回到原始位置,避免顶杆和模腔表面接触。复位杆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模腔壁,防止顶杆被破坏。即使通过注射机或其他方法已将顶杆板复位,也必须设置复位杆。

(2)复位杆要求

1)标准复位杆要求,见表3-18:①复位杆的最小直径是10mm,直径大小查表选用;②未注表面粗糙度Ra6.3μm;③a表示可选砂轮越程槽或R=0.5~1mm圆角,b表示端面允许留有中心孔。

2)通常设四个复位杆,平均分布,防止顶杆托板翘起。圆形的模具,可按120°排列三个复位杆。复位杆的最大间距为627mm,头部需有C1.5倒角,大型模具复位杆的间距超过600mm时,复位杆需增添两个。

3-18 复位杆(摘自GB/T 4169.13—2006) (单位:mm)

978-7-111-31301-4-Chapter03-56.jpg

注:1.材料由制造者选定,推荐采用T10A、T8A、GCr15。

2.硬度为56~60HRC。

3.其余应符合GB/T 4170—2006的规定。(www.xing528.com)

3)复位杆的形式及安装设计,见图3-30。

4)复位杆装配要求,如图3-30a所示。为获得复位杆在模板中的合理间隙,防止复位杆发生磨损或卡位,在板中的复位杆孔要稍大于顶杆孔,如图3-30b所示。装配后的复位杆端面应齐平一致,允许低于分型面最多0.2mm。

978-7-111-31301-4-Chapter03-57.jpg

图3-30 复位杆的形式及安装设计

5)复位杆在分型面处与模腔相遇。如果复位杆超出分型面,将会与引出装置发生干涉,并影响制品自由落下,因此就必须减短复位杆长度,并在其相对位置另外设置一销杆,模具闭合时,使两销在分型面以下模芯板内接触。图3-30c是复位杆的顶面顶在不淬火的定模固定板上,为此在固定板上镶入淬火垫块,以免在工作中复位杆将定模固定板顶出凹坑而影响准确复位。

6)复位杆通常在分型面与模腔接触处,如图3-31a所示,但如果复位杆与装置发生干涉或影响制品自由落下,则必须在相对位置另设一销,使两销在分型面以下接触,如图3-31b所示。

978-7-111-31301-4-Chapter03-58.jpg

图3-31 复位杆超出分型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