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计程设备:船用更与校更方法

古代计程设备:船用更与校更方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通过计算时间的方法估算航程,以确定船所在的位置,计时单位为“更”。最早“更”仅是一夜中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为求得协调,我国的舟师发明了“校更”的办法,以协调时间与里程的关系。中国古代一般是采用焚烧更香或观测太阳、月亮的方法来估算时间的。

古代计程设备:船用更与校更方法

船舶在航行中,驾驶员不仅要确定船舶所在的位置,还需要清晰地了解船舶在海上运动的连续轨迹,并且以此推算出船舶在继续航行的前方是否存在航海危险,这就是航迹推算或推位导航。在推算航迹过程中,一项必备的要素就是要知道自上次确定的位置起所经历的航行时间,使用所经历的时间、船舶航行的速度和航向,估算当前时刻船舶在海上的位置。这种确定船舶位置的方法在没有参照物的茫茫大海上极为重要。因此,航海需要准确的计时设备。

古代通过计算时间的方法估算航程,以确定船所在的位置,计时单位为“更”。最早“更”仅是一夜中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左传·昭公五年》(1)中有一天“十时”之说,进而成为一天分为十分制的计时单位。清初梅文鼎(2)说,舟师计时“不分昼夜,夜五更,昼五更,合一十二辰为十更”,并加按语说,按此十更记程,而百刻之分,不论冬夏长短,与记里鼓之意略同。但海上环境瞬息万变,同样的速度不可能达到相同的航程。为求得协调,我国的舟师发明了“校更”的办法,以协调时间与里程的关系。明朝的《顺风相送》(3)中记载:“凡行船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可明其法,则将片柴从船头去下与人齐到船尾,可准更数。”《指南正法》(4)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中国古代一般是采用焚烧更香或观测太阳、月亮的方法来估算时间的。1974年,在泉州后渚发掘的宋朝海船上出土了一个沉碗型水时计。在船第十三舱出土1颗完整的椰子壳,椰子壳顶部开一小孔,直径约4.7厘米。这个小孔之下,约2.8厘米处,又有一小孔,直径仅0.8厘米,高度为10.5厘米。椰子壳腹部外面直径约为16.5厘米,内面直径约15.6厘米。使用时,将椰子壳放在一只盛水桶内。椰子壳的面上,有一小孔,所以放于水桶浮着时,有细丝一般的水,注入椰子壳里面。小孔的大小和椰子壳的容量有一定的配置,使椰子壳在一小时末尾,猝然下沉。一天24小时,下沉24次,每小时误差不到一分钟。椰子壳另开一孔,相当于增大其容量,要1.5小时才下沉,一天24小时下沉16次。除椰子壳外,宋船中还发现另一种沉碗型水时计——铜钵(盆),其每半小时沉一次。清朝施鸿保(5)在《闽杂记》(6)中写到一种“更漏筒”,其做法是以两个同样大小的瓷器(如酒壶状)或竹筒,一个装沙,悬在上面,一个对口放置下面。沙从筒眼中漏出,漏到下一筒,漏尽一筒为“一更”,再上下对换。以此计时,并计算行程。(www.xing528.com)

沙漏(见图3-16)原是西方航海者惯用的海上计时仪。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7)来中国传教,在其贡物中即有沙刻漏两具。关于玻璃沙漏,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徐葆光(8)在《中山传信录》(9)中介绍:“今西洋舶用玻璃漏定更,简而易晓。细口大腹玻璃瓶两枚,一枚盛沙满之,两口上下对合,通一线以过沙,悬针盘上,沙过尽为一漏,即倒转悬之,计一昼夜约二十四漏。”据此记载,中国海船当时似尚未使用沙漏,但应可推测,最晚到了雍正初期,中国海员已开始使用沙漏了,因为雍正八年(1730年),陈伦炯(10)在其《海国闻见录》(11)的《南洋记》中提道:“中国用罗经、刻漏沙,以风大小顺逆较更准确,每更约水程六十里。”

图3-16 航海沙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