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性编码的抽象分析层次与资料统合

选择性编码的抽象分析层次与资料统合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选择性编码中的资料统合与主轴编码差别不大,只不过它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用范畴及相关资料等说明全部现象。图3扎根理论归纳式思维的研究过程资料来源: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116.

选择性编码的抽象分析层次与资料统合

4.1.1 运用扎根理论收集资料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收集资料时主要涉及到资料分析、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首先,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包括对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对文献的整理,识别出存在的空白理论,以及存在某种联系的社会现象或理论。其次,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借助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笔等)辅助观察,获得更翔实的资料。最后,在半结构式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保持参与者的姿态,多使用开放性问题问答,鼓励访谈对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出现先入为主的引导和暗示,而在访谈期间研究者可能会发现实践中的新思想,需要做记录并总结。总之,扎根理论方法的数据源于多种渠道,包括对二手资料的分析、实地观察得到的数据以及访谈得到的资料等(陈向明,1994)。

4.1.2 扎根理论研究思路与流程

李志刚(2007)指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过程。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过程主要是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过程,依次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这三个阶段需要研究者反复调整。在编码过程中,要忠实于收集的原始资料,挖掘资料的范畴,识别出范畴的性质和性质的维度,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要体现收集和分析的资料,直至资料的“饱和”;通过对范畴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关理论,通过提炼此理论,建立适合于资料的理论。

(1)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

在开放性编码中,以开放的心态把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解,针对资料里所反映的现象,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不断比较其间的异同,进而提取概念,再把相似概念聚拢到一起,提炼出更高一级的概念——范畴,从而把资料概念化、范畴化。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已提炼的概念、范畴进一步进行理论采样,搜集资料;搜集完资料后,把新的资料与原有的资料以及已经提炼出的概念与范畴作比较,从而发展出主要的范畴(张敬伟、马东俊,2009)。这一过程得到的各个范畴是相互独立的,需要通过主轴编码建立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

(2)主轴编码(Axial Coding)(www.xing528.com)

主轴编码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典范模型,将开放性编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按照这个模型,通过与资料的进一步互动,研究者可以把主要范畴间的关系按照这个逻辑予以展现,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将资料组合在一起。但是主轴编码要做的是发展“主范畴”和“副范畴”,建立最初的理论雏形。

(3)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

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者将要梳理和发现核心范畴,把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畴系统地联结起来,搜集新的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概念密实、充分发展的扎根理论。选择性编码中的资料统合与主轴编码差别不大,只不过它所处理的分析层次更为抽象,用范畴及相关资料等说明全部现象(张敬伟,2010)。

资料具体的归纳分析过程如图3 所示。

图3 扎根理论归纳式思维的研究过程

资料来源: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