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贡:经商外交家致富传奇

子贡:经商外交家致富传奇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商致巨富的孔子学生子贡,敏于辞令,善于外交。他到各国经商和游说时,宣扬孔子的学说,“使孔子名布扬天下”。子贡参与政治最突出的成就,是他游说各国使鲁免于齐伐之难。子贡请行,孔子许之。田常同意,子贡便去说吴王。司马迁在详述子贡为救鲁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后评价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交,五国各有变”子贡这儒商确是了不起!而各国的胜负成败,早在子贡计算之中。

子贡:经商外交家致富传奇

经商致巨富的孔子学生子贡,敏于辞令,善于外交。孔子主张以仁义治天下,他对孔子十分崇拜,为实现其师的主张,以经济资助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及其弟子在秦国绝粮,他奉命说服楚昭王,迎孔子入楚,使师生脱离危险。他到各国经商和游说时,宣扬孔子的学说,“使孔子名布扬天下”。子贡因是有名的儒商,到处受到当权者尊敬,“与诸侯分庭抗礼”。

子贡参与政治最突出的成就,是他游说各国使鲁免于齐伐之难。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对其他弟子都简略的介绍,有的不及一行字,稍多的也只几十字,唯有对于子贡这次游说则不厌其烦的写了千余字,约占全传的三分之一,可见司马迁在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最重视的是子贡,对他的评价也最高。故事是这样:

齐国要起兵伐鲁。孔子是鲁国人,当祖国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能袖手旁观,便对诸弟子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子贡先到齐国,以“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的道理说齐相田常。他认为鲁是弱国,吴是强国,而田常“忧在内”,应伐吴国。田常不解其意,以为是“奇谈怪论”。这时,子贡才说出要田常伐吴的理由。因他知“田常欲乱于齐”,但忌惮的是掌握兵权的鲍、晏等将帅,所以他强调说,齐伐鲁必胜,鲍、晏等将帅将有大功,位益尊,将与田常争权;如鲍、晏等率师伐吴,如齐败则无功,则不能成为田常的强敌,控制齐国的政权则只有田常一人了,这说到田常的心里,他虽表示赞成伐吴,因已决定伐鲁,如改伐吴恐大臣见疑,子贡说可按兵不动,待他去说吴救鲁伐齐,齐国起兵迎战便行了。田常同意,子贡便去说吴王

子贡知吴王想图霸,故见吴王时强调:“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吴王恐越报会稽之仇从后袭吴,说伐越后再伐齐。子贡说如此则齐已平鲁,自愿去说越起兵助吴伐齐。吴王大喜。

越王见子贡来,亲到郊迎。子贡告知越王,说吴王伐越后伐齐之意,并说:“如此,破越必矣。”越王惊,求计,子贡为之谋说:“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喜,如其所教,出兵助吴伐齐。于是吴王起九郡之兵伐齐。(www.xing528.com)

子贡到晋告知其君,说吴如胜齐必加兵于晋,晋君大惊,求教,子贡要其“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回到鲁国。这时,吴与齐交战于艾陵,大破齐师,随即以兵临晋,晋师早有准备,在黄池打败吴军。越王趁机渡江袭吴。吴王回师与越战于五湖。吴三战不胜,越围吴王宫,杀吴王,戮其相。三年后,东向而霸。

司马迁在详述子贡为救鲁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后评价说:“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交,五国各有变”子贡这儒商确是了不起!他所到之处,各国国君纳其谋,听其指挥,使鲁免于难,促吴败齐,使晋破吴,越王乘虚袭吴,灭吴东向而霸。而各国的胜负成败,早在子贡计算之中。

子贡,这个活跃于春秋末年各国之间的儒商,以其独具一格的风范而享誉于时,他不仅“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受到各国国君的敬重,也为贫穷的人民所爱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