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进制掩码后处理技巧

二进制掩码后处理技巧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二进制掩码进行后处理取决于当前分类结果或者结果集。在后处理阶段使用二进制掩码的好处是在低计算成本下减小错误报警的概率。基于二进制的图像且不受上述问题影响的后处理策略结合了不同的变化检测结果。这可以表示为p=ρ 其中,c是比较当前帧和参考帧的变化检测的结果;c′是当前帧和前一帧的变化检测结果。

二进制掩码后处理技巧

最简单的细化分类结果的方法是用二进制掩码来进行后处理。目的是为了在保留轮廓的前提下去除不规则的形状,并且减少原始图像纹理上没有任何信息的假暂时变化。利用二进制掩码进行后处理取决于当前分类结果或者结果集。在前一种情况中,后处理阶段能够表示为

px,y,n)=ρcx,y,n)) (10.33)

方法p是基于一些先验的拓扑假设,这些假设可以用来调节cx,y,n)。典型的假设是物体紧凑性,也就是说,被检测为变化的区域必须是连通的并有一定的几何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后处理是基于4或8连通支分析或者是形态滤波[398、125]。形态后处理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开[125]或更复杂的成分的形态滤波器。在[398]中使用了四个开和关形态学算子。循环结构元素的直径设置为经验值,这个经验值是基于多个序列实验的。

当图像边缘或水平线图像在变化检测中用作特征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当检测移动边缘时,技术本身引入了偏差,因为轮廓在图像差分后往往不连续[28,351]。因此需要进行轮廓闭合的操作。例如在参考文献[351]的步骤中不允许在场景中出现多个对象。

在参考文献[257]中介绍,变化检测中的时序分析是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这个后处理可以表示为

px,y,n)=ρcx,y,n-1),cx,y,n),cx,y,n+1)) (10.34)(www.xing528.com)

我们可以接收cx,y,n)中一个像素的分类改变,当且仅当这个像素满足两个条件时:在当前帧n中拥有8连通邻域;变化的像素出现在一个3×3窗口W中,集中前一帧和下一帧变化的区域内。最后,采用连通部分分析:只有当像素属于一组已经被分类为变化的4连通像素中时,它才被确认为是变化的,组的大小相当于0.1%的帧大小。

在后处理阶段使用二进制掩码的好处是在低计算成本下减小错误报警的概率。然而,前一个拓扑假设(在紧凑和普通轮廓),它们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这一原因,这些技术常常导致不均的轮廓。

基于二进制的图像且不受上述问题影响的后处理策略结合了不同的变化检测结果。利用不同的参考帧同样的变化检测算法得到的结果。在参考文献[551]中提出了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它通过逻辑算子,用两种方法把基于当前帧和参考帧以及后续帧之间差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结合起来。这可以表示为

px,y,n)=ρcx,y,n-1),cx,y,n),c′x,y,n),cx,y,n+1)) (10.35)

其中,cx,y,n)是比较当前帧和参考帧的变化检测的结果;c′x,y,n)是当前帧和前一帧的变化检测结果。这种方法降低了阴影的检测,但阴影对移动物体的背景显露很敏感。因为它用了下一帧,这个系统没有因果关系,并因此引入延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