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盲孔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

盲孔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用盲孔法测量了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直径为158.8mm的钻铤内螺纹端的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力,从而得到残余应力沿钻铤内螺纹端轴向和径向的分布[28]。2#钻铤的纵向残余应力由钻铤外沿向轴心部分逐渐增大,由较小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再逐渐变为相对较大的拉应力;纵向残余应力与横向残余应力分布一致。

盲孔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

应用盲孔法测量了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直径为158.8mm的钻铤(1#、2#)内螺纹端的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力,从而得到残余应力沿钻铤内螺纹端轴向和径向的分布[28]。图4-64和图4-65所示分别为钻铤沿轴向和径向残余应力的各测点分布。各测点布点从第3个齿根部进行线切割,沿径向平均布5个点,每7.4mm一个点。

978-7-111-43663-8-Chapter04-119.jpg

图4-64 钻铤沿轴向残余应力的各测点分布[28]

978-7-111-43663-8-Chapter04-120.jpg

图4-65 钻铤沿径向残余应力的各测点分布[28]

1.轴向残余应力

图4-66所示为两个钻铤各点的轴向残余应力。1#钻铤的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其中纵向应力呈U形分布,螺纹部分最小压应力出现在第2齿根部位置(测点3),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螺纹向管体过渡处。横向应力呈Z形分布,压应力沿轴向逐渐增大,最小压应力出现在第6齿根部(测点6),最大压应力出现在钻铤的末端。2#钻铤的纵向应力(除测点4、5)与横向应力(除测点2、5)为压应力,均呈U形分布,其螺纹部分的最大拉应力分别出现在第3齿根部(测点4)和第4齿根部(测点5),最大压应力均出现在螺纹向管体的过渡处,最小压应力均出现在管体部分。

2.径向残余应力(www.xing528.com)

图4-67所示为两个钻铤各点的径向残余应力。1#钻铤的纵向残余应力由钻铤外沿向轴心部分逐渐增大,由压应力逐渐变为拉应力,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内加工表面;其横向残余应力由钻铤外沿向轴心部分逐渐增大,由较小的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再逐渐变为相对较大的拉应力,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内加工表面。2#钻铤的纵向残余应力由钻铤外沿向轴心部分逐渐增大,由较小拉应力变为压应力,再逐渐变为相对较大的拉应力;纵向残余应力与横向残余应力分布一致。

978-7-111-43663-8-Chapter04-121.jpg

图4-66 两个钻铤各点的轴向残余应力[28]

a)1#钻铤 b)2#钻铤

978-7-111-43663-8-Chapter04-122.jpg

图4-67 两个钻铤各点的径向残余应力[28]

a)1#钻铤 b)2#钻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