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试经验:掌握不同种类通孔的应用技巧

调试经验:掌握不同种类通孔的应用技巧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PCB,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PCB中均使用它,而不用另外两种过孔。甚至可以在PCB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可以把它们放在PCB的两面,或者让它们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时工作。

调试经验:掌握不同种类通孔的应用技巧

1.PCB布线技巧

即使在整个PCB中的布线完成得都很好,但由于电源、地线的考虑不周到而引起的干扰,也会使产品的性能下降,有时甚至影响到产品的成功率。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对电源、地线的布线做认真的考虑,把电源、地线所产生的噪声干扰降到最低限度。实际设计中,首先加宽电源、地线宽度。由于CC2430的48个引脚分布较密,所以采用的线宽为6mil[1],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成功布线,需将CC2430的全部引脚全部引出加大引脚间的间距。信号线为12mil,地/电源线为20mil。在PCB上把没被用上的地方都与地相连接作为地线用。

由于整个版图不是单一功能电路(数字或模拟电路),而是由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构成的。因此在布线时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特别是地线上的噪声干扰。数字电路的频率高,模拟电路的敏感度强,对信号线来说,高频的信号线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对地线来说,整个PCB对外界只有一个结点,所以必须在PCB内部进行处理数、模共地的问题,而在板内部数字地和模拟地实际上是分开的,它们之间互不相连,只是在PCB与外界连接的接口处,该PCB设计中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仅有一点短接。

在大面积的接地中,常用元器件的引脚与其连接,对连接引脚的处理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就电气性能而言,元件引脚的焊盘与铜面满接为好,但对元件的焊接装配就存在一些不良隐患如:焊接需要大功率加热器;容易造成虚焊点。所以兼顾电气性能与工艺需要,做成十字花焊盘,称之为热隔离(heat shield),俗称热焊盘(Thermal),这样,可使在焊接时因截面过分散热而产生虚焊点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过孔(via)是多层PCB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钻孔的费用通常占PCB制板费用的30%~40%。从作用上看,过孔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用作各层间的电气连接;二是用作器件的固定或定位。如果从工艺制程上来说,过孔一般又分为3类,即盲孔(blind via)、埋孔(buried via)和通孔(through via)。盲孔位于PCB的顶层和底层表面,具有一定深度,用于表层线路和下面的内层线路的连接,孔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一定的比率(孔径)。埋孔是指位于PCB内层的连接孔,它不会延伸到PCB的表面。上述两类孔都位于PCB的内层,层压前利用通孔成型工艺完成,在过孔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重叠做好几个内层。第三种称为通孔,这种孔穿过整个PCB,可用于实现内部互连或作为元件的安装定位孔。由于通孔在工艺上更易于实现,成本较低,所以绝大部分PCB中均使用它,而不用另外两种过孔。以下所说的过孔,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作为通孔考虑。(www.xing528.com)

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PCB上的信号走线尽量不换层,也就是说尽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过孔。电源和地的引脚要就近打过孔,过孔和引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因为它们会导致电感的增加。同时电源和地的引线要尽可能粗,以减少阻抗。在信号换层的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上大量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过孔。

2.射频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成功的RF设计必须仔细注意整个设计过程中每个步骤及每个细节,这意味着必须在设计开始阶段就要进行彻底的、仔细的规划,并对每个设计步骤的进展进行全面持续的评估。重要的RF设计课题包括:分区设计、阻抗和阻抗匹配、绝缘层材料和层叠板、波长和谐波等。在设计RF电路板时,应尽可能把高功率RF放大器(HPA)和低噪声放大器(LNA)隔离开来,简单说,就是让高功率RF发射电路远离低噪声接收电路。如果PCB上有很多空间,那么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但通常组件很多时,PCB空间就会变得很小,因此这是很难达到的。可以把它们放在PCB的两面,或者让它们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