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库盆设计的变更:全面解析

库盆设计的变更:全面解析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库盆没有重大设计变更,均为一般变更,变更如下。

库盆设计的变更:全面解析

库盆没有重大设计变更,均为一般变更,变更如下。

4.2.1.1 上水库冲沟处理

上水库库岸为沥青混凝土面板防渗,设计要求基础应全部坐落在基岩上,由于上水库库岸地层发育出现大小不一的冲沟和岩石陡坎约8个,占整个库岸沥青混凝土面积13%,冲沟覆盖层体积约30万m3,从大部分已揭露冲沟看其发育多为V形,冲沟与岩石边坡连接段陡峭,下切剧烈。冲沟的处理严重影响了上水库的工期,由于冲沟大部分已经揭露,受工期和施工方法限制,导致一些方案难以实施。经过现场充分研究和计算及论证,并参考已建和在建工程,比较了回填素混凝土、浆砌石、堆石混凝土、干贫混凝土、增模碾压堆石、钢筋混凝土板、灌注桩加混凝土支撑板等各种处理方案后。最后确定1号、2号、3号、5号、6号及7号冲沟全部挖到基岩,全部采用素混凝土、浆砌石及堆石混凝土等材料回填。上水库库盆冲沟平面位置分布见图4.2-1。

左岸脱空段部分挖到基岩(留有相对胶结较好的土夹石基础),采用素混凝土和堆石混凝土换填,左岸脱空段廊道基础因未挖到基岩,基础廊道采用脱梁和廊道梁支撑过渡。

4号冲沟土夹石只挖部分基础,采用混凝土支撑板,支撑板在周边和岩石结合部设钢筋,中部为素混凝土,4号冲沟上部设混凝土截渗墙,防止基础渗水对支撑板产生反向渗压顶托,截渗墙基础挖至基岩。

上述冲沟及接坡处理方案与2006年7月9日至10日通过中国水利水电顾问集团质询公司的审查。

图4.2-1 上水库库盆冲沟平面位置分布图

4.2.1.2 库岸局部防渗型式变更(库底交通洞增设)

原设计施工组织安排,当大坝填到一定高度(一般是770m高程)时,从左岸环库公路沿左库岸设一施工道路,长约480m。施工开工后根据库区现场开挖情况,该路长期占压库岸,影响库岸沥青混凝土施工,并且两个标段(C1标即上库开挖及填筑标,C2标即沥青混凝土面板施工标)施工干扰较大。为解决此矛盾,减少施工干扰,加快施工进度,在上库进出水口和主坝坝肩之间新增一条去库底的施工交通洞,洞宽7.5m,高5.7m,长约347.2m,从上山道路交通洞内侧进洞。(www.xing528.com)

施工交通洞出口部位库盆岸坡段防渗由沥青混凝土面板变更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受施工进度控制,交通洞采用混凝土回填封堵前,将出口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结合连接墩,封堵后,继以浇筑岸坡钢筋混凝土面板,面板下设无砂混凝土排水层。此变更可保证蓄水工期,也不致影响蓄水安全。

4.2.1.3 库底基础开挖控制标准调整

(1)可研补充阶段。挖除库底表层5.0m厚覆盖层,清除大块石,用重型振动碾碾压8遍。

(2)招标阶段。挖除库底表层5.0m厚覆盖层,清除大块石,用重型振动碾碾压8遍,增加基础强夯等。

(3)施工图阶段。取消强夯和初期的动力触探检测,库底检测以干密度和基础含石量控制为主。要求基础碾压采用20t振动碾碾压后基础表层1.0m深范围干密度不小于2.0t/m3,基础含石量不小于30%。

4.2.1.4 堆石混凝土材料

由于上水库存在大量的建筑物砌石基础回填(库底排水廊道基础、副坝浆砌石结构等),由于浆砌石结构施工速度慢,影响工期。采用混凝土回填投资较高,为此经过多方调研和研究,采用了清华大学发明的堆石混凝土新技术。该堆石混凝土是采用初步筛分的块石直接入仓,然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利用自密实混凝土的高流动性能,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到堆石的空隙中,形成完整、密实、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特点是可以免于振捣,施工速度快。投资介于浆砌石和素混凝土之间。通过现场试验后认为技术可行,在库区排水廊道基础、副坝、消力池基础及冲沟回填等得到广泛应用。

4.2.1.5 进出水口洞脸上部排水廊道及右库岸通气钢管增设

为满足库盆排水廊道通风、观测及检修要求,招标阶段设计在进入库底排水廊道设置了三个交通廊道,施工图阶段初期根据专家建议增加到4个交通廊道。但在实施期间,布置在右库岸的0+369.49处交通廊道,因对进度干扰较大,将右0+369.49处的交通廊道取消,改为在右0+365.23处设置通气钢管。

招标阶段上水库进出水口洞脸上部开挖后,原设计顶部回填过渡料以补缺挖后的洞脸能够形成1:1.7的库岸边坡,以便做沥青混凝土面板结构。施工图阶段改为回填采用C15素混凝土,然后上部直接做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为了确保补缺上部的沥青混凝土面板下部的排水垫层渗水能够有效的排走,在回填补缺体内增设排水廊道,排水廊道和库底的排水廊道连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