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测量绝缘体的电阻和吸收比?

如何测量绝缘体的电阻和吸收比?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绝缘体上施加直流电压后,其中便有3种电流产生,即电导电流、电容电流和吸收电流。因为总电流随时间衰减,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趋于电导电流的数值,所以,通常要求在加压1min后,读取兆欧表的数值,才能代表真实的绝缘电阻值。

如何测量绝缘体的电阻和吸收比?

1.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指在绝缘体的临界电压下,加于试品上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试品的泄漏电流(或称电导电流)之比,即

式中 U——加于试品两端的直流电压,V;

Ig——相应于直流电压U时,试品中的泄漏电流,μA;

R——试品的绝缘电阻值,MΩ。

如果施加的直流电压超过绝缘体的临界电压值,就会产生电导电流,绝缘电阻急剧下降,这样,在过高电压作用下绝缘就遭到了损伤,甚至可能击穿。所以,一般兆欧表的额定电压不太高,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电压等级的绝缘选用。

工程上所用的绝缘介质,并非纯粹的绝缘体,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会产生多种极化,并从极化开始到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利用绝缘的绝缘电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作为判断绝缘状态的依据。(www.xing528.com)

在绝缘体上施加直流电压后,其中便有3种电流产生,即电导电流、电容电流和吸收电流。这3种电流值的变化能反映出绝缘电阻值的大小,即随着加压时间的增长,这3种电流值的总和下降,而绝缘电阻值相应地增大。对于具有夹层绝缘(如变压器电缆电机等)的大容量设备,这种吸收现象就更明显。因为总电流随时间衰减,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趋于电导电流的数值,所以,通常要求在加压1min后,读取兆欧表的数值,才能代表真实的绝缘电阻值。

当试品绝缘受潮、脏污或有贯穿性缺陷时,介质内的离子增加,因而加压后电导电流大大增加,绝缘电阻大大降低,绝缘电阻值即可灵敏地反映出这些绝缘缺陷,达到初步了解试品绝缘状况的目的。但由于试品绝缘电阻值不仅决定于试品的受潮程度及表面受污等情况,而且还与其尺寸、材料、制造工艺、容量等许多复杂因素有关,因此,对于绝缘电阻的数值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另外,同一被试物绝缘电阻的数值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如温度、湿度等,因此,单从一次测量结果难以判断绝缘状况,必须在相近条件下对历次测量结果加以比较,才能进行判断。

2.吸收比

由于电介质中存在着吸收现象,在实际应用上把加压60s测量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5s测量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称为吸收比,即

对于吸收比来讲,因测出的是两个电阻或两个电流的比值,所以其数值与试品的尺寸、材料、容量等因素无明显关系,且受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也较小,可以较精确地反映试品绝缘的受潮情况。在绝缘良好的状态下,其泄漏电流一般很小,相对而言吸收电流却较大(R15较小),吸收比K值就较大;而当绝缘有缺陷时,电介质的极化加强,吸收电流增大,但泄漏电流的增大却更显著(R60较小),K值就减小并趋近于1。所以,根据吸收比的大小,特别是把测量结果与以前相同情况下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绝缘的良好程度,但该项试验仅适用于电容量较大的试品,如变压器、电机、电缆等,对其他电容量较小的试品,因吸收现象不显著,则无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