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型模型的支撑与填充技巧

A型模型的支撑与填充技巧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型模型多由悬空、悬垂结构组成,比如人物的模型。常见人像全身直立造型,其分开直立的两腿与躯干构成典型的A型,自然垂下的双手虽为悬垂结构,而手臂与躯干相接时又构成了A型。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支撑以及填充的图案都分为相同的五种,因此合理选择支撑与填充的图案,可使打印及模型拆卸更简单,而模型更加轻巧结实。

A型模型的支撑与填充技巧

悬角与密度的影响——悬角与密度是支撑结构的两个重要参数。悬角指定了支撑的部位与范围,悬角越小,支撑的部位越多,支撑的范围也随之增大,而支撑结构拆除难度却增加了;悬角越大,支撑的部位越小,支撑的范围也相应减小,而支撑结构的拆除相对简单。密度定义了支撑范围内支撑接触点的数量,密度越大,支撑接触点就越多,支撑结构的强度更高,但拆除更困难;密度越小,支撑接触点越少,支撑结构强度降低,但拆除相对容易。

如图6-25所示,当悬角为70°时,鹿后腿前侧因缺少支撑而导致打印质量下降(尤其是上部悬角较小的部分打印质量较差),尾巴的支撑由于密度过小而造成支撑缺失,最终后腿以及尾巴脱落而打印失败;当悬角为50°时,整条鹿后腿得到支撑,打印精度高,而且尾巴的支撑完整,结构结实,最终打印成功。

978-7-111-58441-4-Chapter06-63.jpg

图6-25 不同悬角的打印对比

在设置打印结构的时候,一定要用层视图检查悬空部位的支撑是否足够且到位,这是支撑设置的最基本要求,可以通过调节悬角以及支撑密度来实现,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支撑图案来优化支撑结构,尽量使支撑结构简单合理且拆卸容易。(www.xing528.com)

A型倒打法——A型模型的特点是自下而上由分叉逐渐相交在一起,而V型模型的特点是自下而上由整体变为分叉。A型模型多由悬空、悬垂结构组成,比如人物的模型。常见人像全身直立造型,其分开直立的两腿与躯干构成典型的A型,自然垂下的双手虽为悬垂结构,而手臂与躯干相接时又构成了A型。A型模型有个特点,两个分叉部分将要相交的位置,由于悬角较小,多有翘边的情况出现,因此容易被喷嘴碰倒而使打印失败。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考虑采用倒打,比如常见的3D打印绿巨人,正打的时候其双臂容易断,倒打法基本避免了这种情况,只不过其头部需要添加较多的支撑,否则会发生倒塌而使打印失败。

另外圆拱形是A型模型中的一款特例,拱顶部分几乎为水平,因此拱顶附近的打印缺陷就更明显了。对于小型的圆拱,可以不用添加支撑结构直接打印,比如前面打过的那支竖笛,其音孔就不加支撑直接打印出来;但对于大型圆拱(比如桥梁一类的)就需要添加支撑,否则会发生喷头撞倒模型或者因喷头碰撞引起的模型错位打印。

内部支撑是填充——其实就广义的支撑结构来说,模型内部的填充也算是支撑,只不过是支撑模型的内部。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支撑以及填充的图案都分为相同的五种,因此合理选择支撑与填充的图案,可使打印及模型拆卸更简单,而模型更加轻巧结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