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零件接触强度优化方法

机械零件接触强度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械零件在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下,其表层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导致表面硬化,并在表面接触处产生初始裂纹。零件表面发生疲劳点蚀后,就破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减小了接触面积,降低了其承载能力,并引起振动和噪声。最大接触应力σH发生在接触面中线的各点上,并等于平均接触应力的。当接触点(线)连续改变位置时,零件上任一点处的接触应力只能在0~σH之间变化,因此,接触应力是一个脉动循环应力。

机械零件接触强度优化方法

机械零件在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下,其表层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导致表面硬化,并在表面接触处产生初始裂纹。当润滑油被挤入初始裂纹中,与之接触的另一零件表面在滚过该裂纹时会将裂纹口封住,裂纹中的润滑油将产生很大的压力,迫使初始裂纹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深度后,必将导致表层材料局部脱落,这会使零件表面出现鱼鳞状凹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点蚀。润滑油的黏度越低,越易进入裂纹,疲劳点蚀的发生也就越迅速。零件表面发生疲劳点蚀后,就破坏了零件的光滑表面,减小了接触面积,降低了其承载能力,并引起振动和噪声。疲劳点蚀裂纹常是齿轮滚动轴承等零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图1.10(a)所示为半径为ρ1和ρ2的两个圆柱体相接触(外接触),在压力F的作用下,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接触处将变为宽度为2a的一个狭长矩形面积。最大接触应力σH发生在接触面中线的各点上,并等于平均接触应力的。由赫兹(Hertz)公式得

图1.10 两圆柱体接触

接触疲劳强度条件为

式中,E1,E2——两圆柱体材料的弹性模量;(www.xing528.com)

μ1,μ2——两圆柱体材料的泊松比

L——接触宽度。

取综合曲率半径ρv,正号用于外接触,负号用于内接触,如图1.10(b)所示。

当两圆柱体为钢制时,E1=E2=E;μ12=0.3;取,则

当接触点(线)连续改变位置时,零件上任一点处的接触应力只能在0~σH之间变化,因此,接触应力是一个脉动循环应力。在做接触疲劳计算时,极限应力也应是脉动循环的极限接触应力。

接触疲劳的规律与拉压及弯曲的高周循环疲劳的规律类似,即在一规定的应力循环次数N下,不产生接触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σH为该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σH与N之间的关系式为

根据实验,各种材料的接触疲劳曲线也与图1.5所示的曲线类似。同样也可以确定一个循环基数N0,其对应的接触疲劳极限用σHlim表示,则有

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σHlim,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也可用接触疲劳极限与材料的表面硬度的经验关系式求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