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便方法:绘制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简便方法:绘制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表中所列各项规律可见,根据梁上的外力情况,就可知道各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这样,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就变成求几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的问题,而不需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因而非常简便,故称为简便方法。试画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从剪力图可知,此段弯矩图中存在着极值,应该找出极值的所在位置和算出极值的具体值。

简便方法:绘制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所谓简便方法,就是利用表4-1所列的外力与内力图间的规律来画剪力图和弯矩图。从表中所列各项规律可见,根据梁上的外力情况,就可知道各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因而,只要确定梁的几个控制截面并算出控制截面的剪力值和弯矩值,就可画出各段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这样,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就变成求几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的问题,而不需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因而非常简便,故称为简便方法。

下面结合例题说明。

表4-1 外力与内力图间的规律

(续表)

【例4-7】 一外伸梁,梁上荷载如图4-30(a)所示,已知l=4m。试画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求得支座反力为

画内力图时,需根据梁上的外力情况将梁分段,再逐段画出。本题应将梁分为AB、BC和CD三段。

(1)剪力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该段梁的剪力图为斜直线,通过

图4-30 例4-7图

BC和CD段均为无外力区段,剪力图均为水平线,通过

分别画出剪力图如图4-30(b)所示。

(2)弯矩图

AB段梁上有均布荷载,该段梁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因q向下(q<0),所以曲线凹向上,通过

画出此曲线的大致图形。

BC段与CD段均为无外力区段,弯矩图均为斜直线,通过

分别画出二直线。弯矩图如图4-30(c)所示。

从以上看到,对本题来说,只需算出和MB、MC,就可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4-8】 一简支梁,尺寸及梁上荷载如图4-31(a)所示。试画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求得反力为

(www.xing528.com)

根据梁上的荷载情况,此题需将梁分为AB和BC两段,逐段画出内力图。

(1)剪力图

AB为无外力区段,剪力图为水平线,通过

画出。

BC为均布荷载段,剪力图为斜直线,通过

图4-31 例4-8图

画出。剪力图如图4-31(b)所示。

(2)弯矩图

AB为无外力区段,弯矩图为斜直线,通过

画出。

BC为均布荷载段,q向下,弯矩图为凹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通过

画出此曲线的大致图形。从剪力图可知,此段弯矩图中存在着极值,应该找出极值的所在位置和算出极值的具体值。

设弯矩具有极值的截面距右端的距离为a,由该截面上剪力等于零的条件可求得a值,即

极值的具体值为

弯矩图如图4-31(c)所示。

对本题来说,反力FRA、FRC求出后,便可直接画出剪力图。而弯矩图,也只需确定及Mmax值,便可画出。

从上面两个例题看到,用上述方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远比分段列内力表达式(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方法简便、快速,应该熟练掌握。用该简便方法画内力图的步骤,可归纳如下:

(1)根据梁上的外力情况将梁分段。分段的原则与上节列内力表达式的分段原则相同。

(2)根据各段梁上的外力情况,确定各段内力图的形状(可参照表4-1)。

(3)根据各段内力图的形状,算出有关控制截面的内力值,逐段画出内力图。

这里需要指出:用列内力表达式的方法绘制内力图,虽然不太方便,但它是基本的方法,应在掌握此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掌握上述简便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