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解析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解析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选择视图确定主视图。4)画底稿画组合体三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轴承座是由底板、支承板、肋板和圆筒4 部分叠加组成的,底板上钻去2 个圆孔,组合体整体左右对称。图4-7 箭头方向定为主视图方向。

叠加型组合体视图解析

1.画法及步骤——形体分析法

1)形体分析

画图前,先要分析组合体的形体构成,弄清楚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各部分形状及相对位置、表面过渡关系等。

2)选择视图

(1)确定主视图。主视图应能明显地反映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体特征和相对位置,并且尽可能使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面(尽量减少视图中的虚线),获得实形,安放平稳且便于读图(尊重工程图的表达习惯),同时兼顾其他视图的表达完整度和清晰度

(2)确定视图的数量。主视图确定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视图的数量,以便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实物表达得清晰完整。

3)确定比例和图幅

图样的比例应根据所画组合体的大小和制图标准的比例来确定,尽量采用1∶1 的比例,或根据所选的比例计算组合体的长、宽、高及三视图的面积,考虑标注尺寸的位置以及图框与视图的间距,选择合适的标准图幅。

4)画底稿

画组合体三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先画较大形体,后画较小形体);先主后次(先画主要部分,后画次要部分);先实后虚(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先画积聚性投影后画其他投影;先画轮廓后画细节。

(2)为保证画图速度和视图的完整性,可从主视图着手,按照投影关系将3 个视图联系起来同时画图。

(3)先用细线条画出底稿,以保证图面的整洁,便于修改。

5)检查、加深

画完底稿后,要逐个形体检查投影,改正错误。加深图线时,要由上而下,先加深曲线再加深直线。(www.xing528.com)

2.综合举例

下面以轴承座立体为例,说明叠加型组合体的画法。

【例4-1】 试画出轴承座(图4-7)的三视图。

图4-7 轴承座

绘图步骤如下:

(1)分析形体构成。轴承座是由底板、支承板、肋板和圆筒4 部分叠加组成的,底板上钻去2 个圆孔,组合体整体左右对称。

(2)选择视图。图4-7 箭头方向定为主视图方向。

(3)确定比例,选择图幅。

(4)画底稿。详细绘图步骤如图4-8 所示,先画中心基准线,再逐步画各组成部分的投影(底板、圆筒、支承板、肋板),再画连接部分和各交线。

(5)检查、加深图线。

图4-8 画轴承座的三视图

(a)画轴线、中心线、基准线;(b)画底板三视图;(c)画圆筒三视图;(d)画支承板三视图;(e)画肋板三视图;(f)画圆孔三视图,检查、加深图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