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镁锌系合金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镁锌系合金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g-Zn二元合金相图较复杂,其中某些转变至今尚未确定。MgZn化合物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与Mg17Al12相对Mg-Al系合金的影响类似,但MgZn化合物在Mg-Zn系合金中的强化效果更大一些。图2-38 Mg-Zn二元合金相图Mg-Zn系合金组织特征是可能含有Mg51Zn20、Mg7Zn3、MgZn、Mg2Zn3或MgZn2等共晶化合物。因此,Mg-Zn系合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找第三种合金元素,以细化晶粒并减少显微缩孔的倾向。

镁锌系合金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Mg-Zn二元合金相图较复杂,其中某些转变至今尚未确定。由图2-38可知,富镁端于348℃进行共晶转变L→α+MgZn。二元系中的MgZn化合物具有六方结构,a=53.3nm,c=171.6nm,熔点为348℃。在共晶温度(340℃)时,Zn在Mg中的固溶度w(Zn)=8.4%,300℃时w(Zn)=6.0%,250℃时w(Zn)=3.3%,200℃时w(Zn)=2.0%,150℃时w(Zn)=1.7%,室温下w(Zn)<1.0%。因此,在共晶温度以下,Zn在Mg中的溶解度减小,有MgZn化合物沉淀。MgZn化合物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与Mg17Al12相对Mg-Al系合金的影响类似,但MgZn化合物在Mg-Zn系合金中的强化效果更大一些。

978-7-111-57217-6-Chapter02-78.jpg

图2-38 Mg-Zn二元合金相图

Mg-Zn系合金组织特征是可能含有Mg51Zn20、Mg7Zn3、MgZn、Mg2Zn3或MgZn2等共晶化合物。在Mg-9Zn二元合金中由共晶反应生成的离异共晶沉淀物主要为Mg51Zn20,其晶体结构为十二面体配位多面体结构,晶体空间点阵为正交系,空间群为Immm,点阵常数为a=1.4083nm,b=1.4486nm,c=1.4025nm。根据Mg-Zn二元相图,共晶反应的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共晶沉淀物Mg51Zn20和与之相应的Mg7Zn3。有时能发现在晶界上粗大的Mg51Zn20共晶相里还存在一些较小的沉淀相,通过电子衍射证实这种相具有与MgZn2拉弗斯相相同的晶体结构。在共晶区域里共有三种不同的组织形貌,除了Mg51Zn20沉淀粒子外,还有另外两种不同形貌的化合物:一种形貌是片状沉淀相MgZn相,它是在凝固冷却过程中Mg51Zn20部分分解产生的,其反应式为Mg51Zn20→α(Mg)+MgZn;另一种形貌是由在共晶体粒子外层的Mg51Zn20分解为片状的α(Mg)和MgZn相,及在此共晶体粒子里层的Mg51Zn20分解为α(Mg)+MgZn2相构成的。经315℃、4h固溶处理,然后水淬的组织则为Mg51 Zn20粒子完全分解后形成的中间相与α(Mg)交织在一起的紧密混合物。这种中间相具有与MgZn2拉弗斯相一致的晶体结构。

纯粹的Mg-Zn二元合金在实际中几乎没有得到应用,因为该合金的组织粗大,对显微缩孔非常敏感。但这一合金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可通过时效硬化来显著地改善合金的强度。因此,Mg-Zn系合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寻找第三种合金元素,以细化晶粒并减少显微缩孔的倾向。一些研究表明,在Mg-Zn二元合金中加入第三组元铜,将会导致其韧性和时效硬化明显增加。砂型铸造合金ZC63[w(Zn)=6%,w(Cu)=3%,w(Mn)=0.5%]是这类合金的典型代表,在时效状态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达到240MPa、145MPa和5%,高于Mg-Al-Zn系合金的AZ91。在Mg-Zn合金中的铜被认为可以提高其共晶温度,因而可在较高的温度固溶,使更多的Zn和Cu溶入合金中,增加了随后的时效强化效果。在Mg-Zn合金中铜的存在,使铸态共晶组织随之改变,α-Mg晶界及枝晶臂之间的MgZn相的形态由完全离异的不规则块状转变为片状。Mg-Zn-Cu合金的缺点是由于Cu的加入导致合金的耐蚀性降低。

Mg-Zn系合金的晶粒容易长大,Zr是铸态Mg-Zn合金最有效的晶粒细化元素,故工业Mg-Zn系合金中均添加一定量的Zr。这类合金都属于时效强化合金,一般都在直接时效或固溶再接着时效的状态下使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这类合金的典型代表是ZK51和ZK61,ZK51在T5状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40MPa、235MPa和5%。ZK61在T5状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75MPa、275MPa和5%。Mg-Zn-Zr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为α-Mg固溶体加沿晶界分布的MgZn化合物。这种合金在铸造时容易出现晶内偏析,Zr主要集中于晶粒区呈年轮状或花纹状。由中心向外浓度逐渐降低,侵蚀后偏析锌大多富集在晶粒周围,晶界处Zn浓度很高,由晶界向晶内浓度逐渐降低,铸造后人工时效的金相组织与铸态组织无明显区别。这类合金的缺点是对显微缩松比较敏感,焊接性能差。然而,只要适当加入稀土元素后,合金的晶粒被细化,形成显微缩松的倾向明显降低,铸态性能得到改善。(www.xing528.com)

在Mg-Zn(Zn<4%)合金中加入大于0.5%Ca在167℃(440K)以下析出数原子层的细小板条状沉淀物,此时此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其组织为α(Mg)基体和黑色化合物Mg2Ca及白色化合物Mg5Ca2Zn5

往Mg-Zn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可以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和提高蠕变抗力,从而发展了Mg-Zn-RE合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ZE41和ZE33合金,大致相当于我国标准中的ZM1和ZM2合金。ZE系列合金的常温屈服强度高,高温性能好,高温性能显著优于AZ91合金。

Mg-8Zn-1.5MM合金共晶相组织有三种不同的共晶相,但从它们的形貌上不能区分彼此。这三种相分别是T相、Mg4Zn7相和MgZn2拉弗斯相。T相主要为三元共晶相Mg52.6Zn39.5MM7.9或(Mg,Zn)92.1MM7.9,具有C心正交晶体结构,其点阵常数为a=0.96nm,b=1.12nm,c=0.94nm;Mg4Zn7相有一个B心单斜B2/m晶体结构,其点阵常数为a=2.596nm,b=1.428nm,c=0.524mm和γ=102.5°。

Mg-Zn-Al合金组织的特征是存在MgxZnyAlz和MgZn中间相。在含大约2%Al的镁合金里存在MgZn化合物,但不存在Mg17Al12化合物。例如,ZA102、ZA106的组织为α基体、晶界共晶体α相和在晶界沉淀的粗大的β-MgxZnyAlz相。Mg-9%Zn-4.5%Al-0.6%Ca合金组织的主要共晶化合物是Mg32(Al,Zn)49和MgZn,其共晶化合物的数量随Zn和Al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将Ca、Sr加入ZA142和ZA144合金,能够提高其抗蠕变能力,但Ca的作用比Sr更明显。Ca和Sr作为溶质虽然一定程度地存在于Mg基体中,但是大量地存在于MgxZnyAlz相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