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流器和逆变器联合控制实现优化

整流器和逆变器联合控制实现优化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13中所示的整流器、逆变器采用定电流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是直流输电最基本的运行方式。当V1、V2改变时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的联合协调控制特性如下:1.首端换流器的交流电压V1升高时的运行工况特性稳态工作点为整流器特性⑩与逆变器特性的交点A时,若V1从V10升高,在α1=α10未改变前,将使式中的Id>Ir=1.0。因此V1不变,V2下降时,仅靠整流器电流调节器调控Id、Vd的运行特性轨迹是图4-14中的AGKJL。

整流器和逆变器联合控制实现优化

图4-13中所示的整流器、逆变器采用定电流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是直流输电最基本的运行方式。如图4-12c所示,直流输电运行点(Id中点直流电压VM)由整流侧电压Vr1m=fId)和逆变侧电压Vi2m=fId)两条自然特性的交点A或N点决定,A点对应首端整流、末端逆变从首端向末端正向输电,Id为正,VM为正。N点对应反向输电,末端整流,首端逆变,从末端向首端反向输电,Id为正,VM为负。当交流系统电压V1V2改变时,Vr1m=fId)和Vi2m=fId)两条直线斜率不变,上下平移,如图4-12a和图4-12b所示。这时调控触发延迟角α1α2,就有可能实现由整流器控制定电流运行且维持逆变器的定关断角运行,如4.4.3节所述。但是当交流电源电压变化过大,特别是当V1V2严重下降时,固定逆变器关断角不变,仅靠调节整流器的触发延迟角α,可能直到α达到直流输电晶闸管安全、可靠运行的极限值αminαmax时仍不能达到整流器定电流Id=Ir=1.0运行,这时就需要逆变器参与在其指令电流Idi=Ir∗-ΔId=0.9<Ir∗=1.0,或逆变器在α2min工况下,或在低压限流Ir<1.0下运行。所以直流输电实际运行中除整流器定电流Id∗=Ir∗=1.0、逆变器定关断角δ运行外,在V1V2改变时还可能有其他运行方式。

如果正常稳态运行点为图4-14中A点,A点是图4-12a和图4-12b中首端换流器整流工况自然特性直线⑩(V10α10)和末端换流器逆变工况自然特性直线(20)(V20δ2∗)的交点,这时Id=IA=1.0=Ir∗,VM=Vr1m=Vi2m=VA。当V1V2改变时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器、逆变器的联合协调控制特性如下:

1.首端换流器的交流电压V1升高V2不变)时的运行工况特性

稳态工作点为整流器特性⑩与逆变器特性(20)的交点A时,若V1V10升高,在α1=α10未改变前,将使式(4-37)中的Id>Ir=1.0。图4-13整流器的电流调节器在电流误差e1=Ir-Id=1.0-Id<0作用下,其输出α1不停地增大,cosα1不停地减小,直到V1 cosα1=V10 cosα10为止,Id下降到Id=Ir∗=1.0,整流器电流调节器定电流Id=Ir∗=1.0调节过程结束后,工作点又回到A点。因此V2不变,V1升高时仅靠整流器的定电流调节增大α1,减小cosα1即可实现定电流运行。稳态工作点可维持A点不变。

978-7-111-36565-5-Chapter04-218.jpg

图4-14 直流输电两个换流器联合协调控制特性

2.末端逆变器的交流电压V2下降V1不变)时的运行工况特性(www.xing528.com)

在A点稳态工作时,当V2下降而α1=α10未改变前,Id>Ir∗=1.0,这将使整流器电流调节器在Id>Ir∗=1.0的电流差作用下其输出的α1角不停地增大,cosα1不停地减小,直到cosα1的减小量抵消V2的减小量时,Id回降到Id=Ir∗=1.0为止。但这时由于α1>α10V2<V20,故直流电压VM=Vr1m将低于VA,即工作点为图4-14中的G点。当V2继续下降时工作点继续下降到K点后,由于VK较低,为了不使V2继续下降、直流电压VM下降而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从K点开始,将电流调节器的电流指令Ir∗随V2的下降而减小,即输电系统从定电流Id=Ir∗=1.0运行改变为低压限流运行。如图4-14中斜线KJ所示。当到达最小运行电流限值Id=Idmin时,将电流调节器的指令Ir∗固定为Ir∗=Idmin≐0.2,防止谐波电流的存在可能使电流id瞬时值变为零,电流中断引起过电压危害运行安全。因此V1不变,V2下降时,仅靠整流器电流调节器调控IdVd的运行特性轨迹是图4-14中的AGKJL。

3.首端整流器交流电压V1降低V2不变)时运行工况特性

V2不变,V1V10降低后,在α1仍为α10未变时,V1减小使Id<Ir∗=1.0,一旦Id<Ir=1.0,则整流器定电流调节器输出α1α10减小,cosα1增大,若V1减小,cosα1增大后能使V1 cosα1增大到等于原值V10 cosα10,则Id=Ir=1.0,这个调节过程中VM=Vi2m=978-7-111-36565-5-Chapter04-219.jpg未变,故工作点仍为图4-14中的A点。如果V1下降较多,以致α1减小到极限值α1min=5°时,978-7-111-36565-5-Chapter04-220.jpg仍小于原值V10 cosα10,则α1α10减小到限值α1minId仍小于Ir=1.0,即Id<Ir,工作点为特性(20)上的E点。当V1继续下降时Id继续下降,工作点在逆变器电压自然特性(20)上向Id减小方向移至T点,T点是α1=α1min=5°、V1减小到V11后整流器自然特性(11)与逆变器自然特性(20)的交点。在T点VM=VT,但Idi=Ir∗-ΔId=0.9,这时当V1再减小,以致使Id小于Idi=0.9时,逆变器的定电流调节器输出触发延迟角α2将从α20=180°不停地减小,当α2减小到小于图4-13中的αα=140°~150°)时,触发延迟角选择环节3的输出就选择α2,即末端逆变器的触发延迟角α2∗=α2,当V1下降使Id<Idi=0.9时,α2∗=α2不停地减小,cosα2不停地增大,δ2=180°-α2-γ2不停地增大,cosδ2不停地减小直到Id回升到Idi=0.9,因此这时就靠逆变器的触发延迟角α2、关断角δ2的改变使Id=Idi=0.9定电流运行。这时由于δ2V1的下降不断增大,cosδ2不断减小,直流电压978-7-111-36565-5-Chapter04-221.jpg不断降低,工作点从T点向下移至W点。若到达W点时α2已降至110°~100°,则从W点开始保持α2=α2min=110°~100°不变,因此随着V1的再下降,Id将从Id=Idi=0.9减小,而直流电压978-7-111-36565-5-Chapter04-222.jpgR2-0.5RLIdV2的下降继续下降,如图4-14中直线WZ所示。对逆变器限制α2不小于α2min=110°~100°是为了使逆变器运行时绝不容许α2小于90°而变为整流工况,限制α2为110°~100°可留有余地确保即使有不利的扰动存在也能防止换流器在逆变器工况时错误地转为整流工况(α2<90°),引发事故。所以当V2不变V1下降时,直流输电VdId运行特性轨迹是图4-14中的AETWZ。

4.末端逆变器交流电压V2升高V1不变)时运行工况特性

在A点稳态工作时,若V1不变,V2上升到V22时,逆变器自然特性由直线(20)改变为直线(22),工作点从⑩、(20)的交点A变为⑩、(22)的交点B。这时Id=IB<Ir∗=1.0,因此整流器的定电流调节器输出触发延迟角α1α10不停地减小,cosα1增大,使整流器特性从α10时的特性⑩不停地、平行地向上移,工作点则从B点沿直线(22)向Id增大的右边移动,直到C点Id=Ir∗=1.0为止,稳定在C点(Id=Ir∗=IA,但VC>VA)。当V2再从V22继续增高时,工作点从C点在Id=Ir∗=1直线上继续上移至D点。D点是V1=V10α1=α1min时的整流器自然特性工作点。此后当V2再增高时,由于α1已达到极限值α1=α1min不能再减小,而固定为α1=α1minV1=V10不变,故工作点只能在特性(12)上从D点沿特性(12)向左上方移动直到H点时,Id减小到IH=Idi=0.9。当V2再升高到V23时,直线(23)与(12)的交点F的电流Id<Idi=0.9。这时逆变器的电流调节器输出的触发延迟角α2就不停地减小。当α2减小到比图4-13中的α更小时,末端逆变器的触发延迟角指令值α2∗就选取α2。随着α2不停地减小,δ2=180°-α2-γ2不停地增大,cosδ2不停地减小,使V2 cosδ2保持定值,工作点从F向H移动,Id=Idi=0.9不变,即靠逆变器电流调节器调控α2δ2,在H点Id=Idi=0.9下定电流运行。所以在V1不变V2升高时,直流输电VdId运行特性轨迹是图4-14中的ACDHFH。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