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布式I/O单元的实现

分布式I/O单元的实现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3-5 扩展模块C的DI/DO连接表除以上插接型分布式I/O单元外,FANUC最新推出了采用接线端连接的端子型分布式I/O单元。

分布式I/O单元的实现

1.综合连接图

分布式I/O单元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单元由基本模块、扩展模块A~E等组成。分布式I/O单元既可连接操作面板的DI/DO信号,也可连接机床DI/DO信号;通过扩展模块,还可直接驱动DC24V/2A的大电流负载或连接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

分布式I/O单元的连接器布置和综合连接要求如图6.3-11所示。分布式I/O单元的基本模块最多可带3个扩展模块,扩展模块可根据需要选择,模块间通过内部总线CA52/CA53互连。

2.基本模块连接

基本模块带有I/O-Link总线接口,连接器JD1A/JD1B用于I/O-Link总线连接,其连接方法可参见6.2节图6.2-4;连接器CA52用于扩展单元连接,可直接安装分布式I/O扩展电缆。基本模块可连接24/16点通用DI/DO,其输入规格和输出驱动能力同0i-I/O单元,CB150的I/O连接端布置见表6.3-4。

978-7-111-42089-7-Chapter06-33.jpg

图6.3-11 分布式I/O连接

a)连接器布置 b)综合连接要求

表6.3-4 基本模块的DI/DO连接表

978-7-111-42089-7-Chapter06-34.jpg

单元的Xm+0.0~Xm+0.7为源/汇点通用输入,输入连接方式可通过CB150的24脚的DICOM0转换,其方法和0i-I/O单元的Xm+4.0~Xm+4.7相同,可参见前述的图6.3-5,当DICOM0与0V连接时为源输入;DICOM0与+24V连接时为汇点输入。单元的其他DI均采用源输入连接方式;全部DO均为源输出,负载驱动电源从CB150引脚1/33的DOCOM端引入,DO的连接方式、驱动能力和0i-I/O单元相同。(www.xing528.com)

分布式I/O单元的输入驱动电源及内部控制电源都需要由CB150引脚18与50的外部DC24V提供,单元的CB150引脚19~23的0V端需要同时连接到外部电源的0V上。

3.扩展模块连接

分布式I/O单元的扩展模块D/E用于模拟量输入/输出连接,它们在数控机床上的实际使用较少,本书不再进行具体介绍。扩展模块A~C是数控机床常用的DI/DO扩展模块,其连接要求如下。

1)扩展模块A。分布式I/O单元的扩展模块A可以连接24/16点通用DI/DO和3个手轮。手轮连接器为JA3,其引脚布置和连接要求与0i-I/O单元的JA3相同,可参见图6.3-5;单元的DI/DO连接器CB150的连接与基本模块相同。

2)扩展模块B。扩展模块B除了不能连接手轮外,其余性能完全和扩展模块A一致,DI/DO连接器CB150的引脚布置和连接要求与基本模块相同。

3)扩展模块C。扩展模块C为16点DC24V/2A输出模块,模块不能连接DI,DO连接器CB154的连接要求如表6.3-4所示。扩展模块C的DO均为源输出,负载驱动电源从CB154引脚1、17、18、33、49、50的DOCOMA引入,DO连接方式与0i-I/O单元相同,但驱动能力可达DC24V/2A;CB154引脚19~23也需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0V上。

表6.3-5 扩展模块C的DI/DO连接表

978-7-111-42089-7-Chapter06-35.jpg

除以上插接型分布式I/O单元外,FANUC最新推出了采用接线端连接的端子型分布式I/O单元。端子型分布式I/O单元的模块组成、外形和性能和同规格的插接型模块相同,可参见第2章2.2节说明;在连接上,端子型分布式I/O模块以接线端子代替了插接型模块的DI/DO连接器CB150、CB154,其他的连接要求与插接型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