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优化指标策略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优化指标策略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石的物理力学参考指标如表5-13~表5-33所示。表5-13岩石堆的安息角表5-14岩石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强度注 1.表中参数限于硬质岩中胶结或无充填的结构面。表5-15岩石摩擦系数表5-16坝基岩体力学参数注 1.表中岩体即坝基基岩。表5-29地下水评分注 1.基本因素评分T′系前述岩石强度评分A、岩体完整性评分B和结构面状态评分C的和。

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优化指标策略

岩石物理力学参考指标如表5-13~表5-33所示。

表5-13 岩石堆的安息角

表5-14 岩石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强度

注 1.表中参数限于硬质岩中胶结或无充填的结构面。
2.软质岩中的结构面应进行折减。
3.胶结或无充填的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应根据结构面的粗糙程度选取大值或小值。
4.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D。

表5-15 岩石摩擦系数

表5-16 坝基岩体力学参数

注 1.表中岩体即坝基基岩。
2.f′、c′为抗剪断强度。
3.表中参数限于硬质岩。
4.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D。

表5-17 国内已建水电站(水库)混凝土和砌石重力坝地基摩擦系数

续表

续表

表5-18 新鲜及微风化的坚硬岩石表面上的允许压力

注 对于受较重风化(如强烈及全风化)破坏的岩石允许抗压力值可根据岩石之状态,相应的减低25%~50%。

表5-19 岩体风化带划分

注 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E。

表5-20 边坡变形破坏分类

注 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F。

表5-21 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程度分级

注 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G。

表5-22 环境水腐蚀判定标准(www.xing528.com)

注 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G。

表5-23 岩体结构分类

续表

注 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K。

表5-24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注 1.Ⅱ、Ⅲ、Ⅳ类围岩,当其强度应力比小于本表规定时,围岩类别宜相应降低一级。
2.围岩强度应力比S=RbKvm,式中,Rb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Kv为岩体完整性系数,见表5-27;σm为围岩的最大主应力,MPa。
3.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表5-25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

续表

注 1.本分类适用于高度大于70m的混凝土坝。
2.Rb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3.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L。

表5-26 岩石强度评分

注 1.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00NPa时,岩石强度的评分为30。
2.当岩体完整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5时,岩石强度评分>20的,按20评分。
3.Rb与表5-22意义相同。
4.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表5-27 岩体完整程度评分

注 1.当60MPa≥Rb>30MPa,岩体完整性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65时,按65评分。
2.当30MPa≥Rb>15MPa,岩体完整性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55时,按55评分。
3.当15MPa≥Rb>5MPa,岩体完整性程度与结构面状态评分之和大于40时,按40评分。
4.当Rb≤5MPa,属特软岩,岩体完整性程度与结构面状态不参加评分。
5.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表5-28 岩石结构面状态评分

注 1.结构面的延伸长度<3m时,硬质岩、较软岩的结构面状态评分另加3分,软岩加2分;结构面延伸长度>10m时,硬质岩、较软岩减3分,软岩减2分。
2.当结构面张开度>10mm,无充填时,结构面状态的评分为零。
3.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表5-29 地下水评分

注 1.基本因素评分T′系前述岩石强度评分A、岩体完整性评分B和结构面状态评分C的和。
2.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表5-30 岩石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

注 1.按岩体完整程度分级为完整性差、较破碎和破碎的围岩不进行主要结构面产状评分的修正。
2.本表摘自GB50287—19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录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