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构建我国水资源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构建我国水资源总体格局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如图1所示。图1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南水北调工程: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构建我国水资源总体格局

根据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如图1所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鲁北、河北和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规划分两期实施。

图1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示意图(www.xing528.com)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6省(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规划分三期实施。

南水北调三条调水线路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到2050年三条线路调水总规模为448亿m3,其中东线148亿m3,中线130亿m3,西线170亿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