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背压型多功能水温控制阀

背压型多功能水温控制阀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少数工况下,停泵后,阀门进口处始终有压力,阀门出口回流压力低甚至没有回流压力,即所称“背压工况”,若按普通多功能水力控制阀结构形式,在这类工况下无法应用,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干预控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给系统带来水锤隐患。背压型多功能水力控制阀实现了背压工况下的开、关阀动作,在关阀动作中保证速闭和缓闭两个阶段完成动作,避免了停泵水锤的发生,其结构如图2.17所示。

背压型多功能水温控制阀

在少数工况下,停泵后,阀门进口处始终有压力,阀门出口回流压力低甚至没有回流压力,即所称“背压工况”,若按普通多功能水力控制阀结构形式,在这类工况下无法应用,只能采用传统的人工干预控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给系统带来水锤隐患。背压型多功能水力控制阀实现了背压工况下的开、关阀动作,在关阀动作中保证速闭和缓闭两个阶段完成动作,避免了停泵水锤的发生,其结构如图2.17所示。

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如图2.18所示,通过其顶部的调节螺栓设定换向导阀弹簧预紧力,使弹簧力克服膜片下腔来自水塔的静压,将阀芯推到下密封位置,排放调节阀无滴漏现象,并联通水泵出口与阀门活塞上腔,通过水塔静压作用下阀门阀板与活塞的面积差,实现阀门保持关闭与密封。

图2.17 背压型多功能水力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1—阀体;2—球阀;3—过滤器;4—微型止回阀;5—阀座;6—大阀板;7—小阀板;8—阀杆;9—缸座;10—排气口;11—调节阀;12—换向导阀;13—压力表;14—活塞缸;15—排气阀;16—缸盖;17—球阀(www.xing528.com)

图2.18 换向导阀结构示意图

1—调节螺栓;2—膜片;3—弹簧;4—水泵出口接头;5—阀芯;6—排放调节阀;7—压力表;8—活塞缸上腔接口

起泵后,当电机转速趋于平稳,水泵出口压力上升,压力介质将克服弹簧力,使阀芯移动到上位,截断泵出口与活塞上腔的连接,并将活塞上腔通过排放调节阀与外界导通,通过调节排放阀的开度,可控制阀门开启速度,实现阀门平稳开启,泵站正常运行。

在倒泵工况下停泵时,大阀板在自重及回流压力下快速关闭,截断大部分水流,换向导阀下腔失压,阀芯在弹簧作用下回到下位,依靠水塔静压实现阀门关闭。在检修状态下停泵时,则主要依靠水塔静压使活塞杆带动小阀板推动大阀板关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