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解析

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解析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地电阻通常根据其意义进行测量。接地电阻是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时接地点U和I的比值。当假设的前提为:接地体为半球形,球心位置电阻率一致和忽略镜像的影响时,这一结论的应用才是有范围的,但是实际中接地电阻大多数为带状、管状和管状形成的接地网。表9-2采用不同电极距离测量圆盘接地体接地电阻从表9-2可知,用2D补偿法测量圆盘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其误差比较小。

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解析

接地电阻通常根据其意义进行测量。接地电阻是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时接地点U和I的比值。

测量方法为:在接地点注入一定电流,如图9-6所示。为简化计算,不妨设接地体为半球形,可以算得距球心x处电流密度

式中 J——距球心为x处的球面上电流密度,A/m2

I——经接地体入地的电流,A;

x——距球心的距离,m。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ρ为土壤电阻率电场中任意两点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在两点间的线积分,即E=Jρ,则距接地球心x(x≥rg)电压为

由式(9-9)得,电极1、2之间的电势差为

电极3使电极1、电极2之间出现的电势差为

电极1、电极2之间的总电势差为

由此电极1、电极2之间呈现的电阻Rg

接地体1的接地电阻实际值为

(www.xing528.com)

式中 rg——接地体的半径,m。

要使实际接地电阻R等于测量的接地电阻Rg,就必须使式(9-13)与式(9-14)相等,即

令d12=ad13,d23=(1-a)d13,代入式(913)得

即  a2+a-1=0

解得  a=0.618

如果在半球形表面,电流极不置于无穷远处,电压极就必须放在电流极和被测接地体两者之间,距接地体0.618d13处,这种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被称为0.618法或补偿法。当假设的前提为:接地体为半球形,球心位置电阻率一致和忽略镜像的影响时,这一结论的应用才是有范围的,但是实际中接地电阻大多数为带状、管状和管状形成的接地网。测量结果的差别随极间距离d13的减小而增大。等位面距其中心越远,不论接地体的形状如何,其形状就越接近半球形,并且在论证一个电极作用时,忽略了另一个电极的存在,也只在极距d13足够大的情况下才能减小误差。实际地网是介于圆盘和圆环两者间的网格状,用上述论证方法,可以证明当接地体的圆盘(圆盘半径为r)电极布置采用补偿法时,其测量误差ε为

取不同的d13代入式(9-16)可求得相应的误差,见表9-2,表中D为圆盘直径。

表9-2 采用不同电极距离测量圆盘接地体接地电阻

从表9-2可知,用2D补偿法测量圆盘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其误差比较小(小于1%)。

设接地网为圆环接地体,接地导体的直径d=8mm,地网半径r=40mm,d13取不同的值,采用补偿法,按式(9-16)计算其相应测量误差ε,结果见表9-3。

表9-3 用不同电极距离(d13)测量圆环接地体接地电阻误差ε

由表9-3和表9-2知,以D或2D(为圆环直径)补偿法测量接地电阻时,误差均小于1%。采用2D补偿法时,测量电极的布置是电流极距离地网中心d13=2D,电压极距地网中心是d12=0.618D,d13=1.235D。《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 475—2006)规定: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为可信的测试结果,建议把电流极距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极距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增大,一般d13取(4~5)D。对于超大型接地装置则尽量远,d12长度与d13相近。如果土壤均匀,d12=d13=2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