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速率的组播协议在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速率的组播协议在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速率的组播,或称为多速率组播,是组播的一种推广形式。基于速率的组播问题是最近才提出的。参考文献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的速率自适应组播协议。该协议将通信速率与链路质量进行适配,以降低组网总体消耗。一旦到达,目标节点将会回送包含所需速率的确认消息,来构建从目标节点回到源节点的组播路径。论文涉及到了多速率问题,但提出了一种非局部协议,它需要构建一个全局树结构。

基于速率的组播协议在移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

基于速率的组播,或称为多速率组播,是组播的一种推广形式。在这种组播中,从一个源节点发送给多个目标节点的数据,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可能使用不同速率。我们考虑备份基站的实例,在这种情形中,感知数据被保存,以备后续分析使用。为了确保容错,部署基站时可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基站使用不同的速率收集数据(主基站采用最高速率,次基站使用稍低一些的速率等)。如果主基站失败,则次基站接管,运行特殊协议改变基站之间的速率要求(从第i进制变为第i+1进制),并将这种变化通知给节点。最后,启动常规报告机制。其他实例包括重叠的感知区,执行器从传感器处收集数据,使用的速率与其相对距离成反比。显而易见,这些协议无法生成最优组播路由路径(这是一个NP完全问题,与参考文献(NP-complete in Ruiz and Gomez-Skarmeta,2005)中证明的在无线网络中推广最优组播树问题类似)。

基于速率的组播问题是最近才提出的。参考文献(Nguyen et al.,2006)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的速率自适应组播协议。该协议将通信速率与链路质量进行适配,以降低组网总体消耗。但是,它没有将速率列为需要考虑的参数,因而与我们考虑的问题不太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该问题,唯一涉及此问题的著作(在参考文献(Liu et al.,2009)之前)是参考文献(Singh et al.,2004)。文献提出的协议通过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洪泛“浏览”消息,构建了一个速率感知组播树。一旦到达,目标节点将会回送包含所需速率的确认消息,来构建从目标节点回到源节点的组播路径。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局部技术来对树进行优化。但是,协议使用广播技术且构建全局覆盖结构的事实,使得该协议的成本过高,且对拓扑变化较为脆弱,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环境论文(Singh et al.,2004)涉及到了多速率问题,但提出了一种非局部协议,它需要构建一个全局树结构。此外,对于边来说,树的构建需要独立的成本,它没有考虑到无线优势或路径成本计算速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