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水需求

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水需求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在枯季容易发生“水华”事件。影响汉江中下游干流生态环境需水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质污染。维持河流生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综上所述,考虑到生态需水的重复计算量,得出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主要为改善水质,防止“水华”发生的需水量。因此,本章将汉江中下游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流量定为500m3/s,河道内年生态需水量为158亿m3,占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27%。

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水需求

汉江中下游干流的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在枯季容易发生“水华”事件。影响汉江中下游干流生态环境需水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质污染。

(1)维持河流生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估计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常用方法是Tennant法,这是一种水文学方法。该法在考察保护鱼类、野生动物、娱乐和有关环境资源的河流流量的状况下,根据流量级别对其生态的有利程度,将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确定为不同的级别,从“极差”到最大共8个级别,并对不同级别推荐了河流生态用水流量占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

据汉江仙桃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汉江中下游多年平均流量为1290m3/s,非汛期(10月到次年3月)多年平均流量为521.7m3/s。长江水利委员会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在枯季生态需水流量可以取为同时期流量的20%。则汉江中下游维持河流生态的最小生态需水流量取为129.0m3/s(非汛期),年生态需水量为81.4亿m3。(www.xing528.com)

(2)改善水质、防止“水华”发生的河流生态需水量。对于汉江中下游改善水质,防止“水华”发生的所需的水量,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彭红对1989年和1992年至1998年春共8年的生物检测资料,采用马格列夫多样性指数计算得出维持水质,防止汉江中下游硅藻大量繁殖的最低流量为416.36m3/s。谢敏分析了汉江“水华”发生的水文成因,采用观察流量法,对1991—2004年发生“水华”的3个年份的2—3月旬的平均流量和相应水位分别从大到小排序,选取最大的流量,得出水华发生的临界流量在500 m3/s附近。胡安焱通过对1992年、1998年和2000年汉江典型断面运用水动力学模型和水体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汉江中下游枯水期当流量为500m3/s时,可有效防止水华发生。

综上所述,考虑到生态需水的重复计算量,得出汉江中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主要为改善水质,防止“水华”发生的需水量。因此,本章将汉江中下游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流量定为500m3/s,河道内年生态需水量为158亿m3,占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