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丝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

生丝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丝检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涉及面广,对生产、经营和使用都有重大影响。根据不同时期生丝质量及需求,技术指标作了相应调整,目前新版的《生丝》及《生丝试验方法》标准正在准备作进一步的修订。为全面评价生丝的内在指标,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还制定了SN/T2843—2011《生丝含胶率的测定方法》。

生丝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

生丝检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涉及面广,对生产、经营和使用都有重大影响。我国在吸收美国检验技术的基础上,国家标准GB 1797—1979~GB 1799—1979《桑蚕丝》,于1979年由原国家纺织工业部提出、江苏省纺织工业局起草、国家标准总局批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生丝标准,标准分为三个部分:GB 1797—1979《桑蚕丝分级规定》,GB 1798—1979《桑蚕丝试验方法》,GB 1799—1979《桑蚕丝规格》,标准1980年在北京获得通过。

随着缫丝的不断改进,生丝质量也发生较大变化,织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生丝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分别于1986年、2001年、2008年先后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并统一定为GB 1797《生丝》和GB 1798《生丝试验方法》两个标准,其中2008年将GB改为GB/T,将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根据不同时期生丝质量及需求,技术指标作了相应调整,目前新版的《生丝》及《生丝试验方法》标准正在准备作进一步的修订。(www.xing528.com)

21世纪开始后,电子检验技术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在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第一部生丝电子检验行业标准问世,SN/T 2011—2007《生丝电子(电容)检验方法》。后在中国商务部茧丝办及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国丝绸标准化委员会于2009年牵头申报了生丝电子检验方法国际标准,经过五年努力,该标准于2014年获得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标准编号ISO 15625:2014《丝类糙疵、条干电子检验试验方法》,成为中国丝绸行业第一个国际标准。

为全面评价生丝的内在指标,浙江检验检疫局丝类检验中心还制定了SN/T 2843—2011《生丝含胶率的测定方法》。柞蚕丝作为生丝的一种,主要生产于辽宁,1993年,辽宁丝绸检验所联合辽宁检验检疫局制定了GB/T 14578—1993《柞蚕水缫丝》,2003年进行了修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